石田山居八首

四月淮天雨,清林蔭碧池。 筍香鄰甕酒,禽響客窗棋。 田鼓春迎社,鄉巫夜賽祠。 漸知飄泊久,自覺是農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淮天:指淮河流域的天空。
  • 甕酒:用甕裝的酒,指家釀的酒。
  • 田鼓:田間勞作時敲擊的鼓,用以鼓舞勞動氣氛。
  • :古代農村的祭祀活動,春社是春天的祭祀。
  • 鄉巫:鄉村中的巫師,負責祭祀和驅邪。
  • 賽祠:祭祀活動,賽指比賽,祠指祠堂,這裏指在祠堂舉行的祭祀比賽。
  • 飄泊:流浪,漂泊不定的生活。
  • 農師:農夫,農民。

翻譯

四月裏淮河流域的天空下着雨,清新的樹林環繞着碧綠的池塘。 鄰居家的甕中酒散發着筍的香味,鳥兒的叫聲在客人的窗下伴隨着棋局。 田間敲響的鼓聲迎接春天的社祭,鄉村的巫師在夜晚舉行祭祀比賽。 漸漸地意識到自己已經流浪了很久,自覺地認爲自己已經是一名農夫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田園生活的寧靜與和諧,通過細膩的自然景物描寫和鄉村生活的細節,展現了詩人對鄉村生活的深情嚮往和融入。詩中「四月淮天雨,清林蔭碧池」以清新的筆觸勾勒出一幅雨後的田園風光,而「田鼓春迎社,鄉巫夜賽祠」則生動地描繪了鄉村的節日氛圍和民俗活動。最後兩句「漸知飄泊久,自覺是農師」表達了詩人對流浪生活的反思,以及對農耕生活的認同和歸屬感。整首詩語言樸實,意境深遠,情感真摯,體現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對簡單生活的嚮往。

馬祖常

馬祖常

元光州人,先祖爲汪古部人,字伯庸。仁宗延祐二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拜監察御史。劾奏丞相鐵木迭兒十罪,帝黜罷之。累拜御史中丞,持憲務存大體。終樞密副使。卒諡文貞。文章宏贍精核,以秦漢爲法,自成一家言。詩圓密清麗。嘗預修《英宗實錄》。有《石田文集》。 ► 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