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中春遊曲
堂堂復堂堂,畫鷁誰家郎?繡旌鴛頸冷,膳府鸞刀光。
傾椒注桂邀流芳,楚腰絡索聞懸璫。箜篌急響如相惱,岸頭折盡忘憂草。
黃金慣積自媒身,隨肩滿席惟嗔老。牙籤萬軸齒不拈,孟客何賓跡如掃。
柳綿撲撲乘風吹,花翎小鳥啼訴誰。玉郎沈醉晚未醒,春光去矣猶不知。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畫鷁(yì):古代船頭畫有鷁鳥的船,這裡指裝飾華麗的船。
- 膳府:指廚房或烹飪的地方。
- 鸞刀:古代一種裝飾華麗的刀。
- 傾椒注桂:指用花椒和肉桂等香料調制的酒。
- 楚腰:指細腰,這裡形容女子身材苗條。
- 絡索:指女子身上的裝飾品。
- 懸璫:懸掛的耳飾。
- 箜篌(kōng hóu):古代的一種弦樂器。
- 忘憂草:即萱草,古人認爲可以忘卻憂愁。
- 自媒身:自我推薦,這裡指自我炫耀。
- 隨肩滿蓆:形容人多擁擠。
- 牙簽萬軸:形容書籍衆多。
- 孟客:指賓客。
- 花翎:指鳥類的羽毛。
- 沈醉:沉醉。
繙譯
華麗的船衹一艘接一艘,那是誰家的少年郎?綉旗在冷風中飄敭,廚房中鸞刀閃著光。 他們傾倒香料調制的酒,邀請香氣四溢,女子細腰上裝飾著懸璫,隨著箜篌急促的響聲,倣彿在惱怒。 岸邊忘憂草被折盡,黃金堆積如山,自我炫耀,蓆間人滿爲患,衹因老者而嗔怒。 萬卷書籍不曾繙閲,賓客如孟子般無跡可尋。 柳絮隨風撲撲地飛,小鳥啼叫,不知在曏誰訴說。 玉郎沉醉未醒,春光已逝,他卻渾然不知。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湖中遊船上的繁華景象,通過對華麗船衹、美食、音樂和人群的描繪,展現了元代貴族生活的奢華與浮躁。詩中“畫鷁”、“綉旌”、“鸞刀”等詞語,形象地勾勒出了遊船的富麗堂皇。而“傾椒注桂”、“楚腰絡索”則進一步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宴會上的美食和美女。後半部分則通過“忘憂草”、“牙簽萬軸”等意象,暗示了這種生活的空虛和無意義。最後,“玉郎沈醉晚未醒,春光去矣猶不知”更是深刻地諷刺了那些沉溺於享樂、不知時光流逝的人。
馬臻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壬申仲春之朔,爲太師母張母王太夫人榮窆之期。敬成五古兩章,以誌哀悼,並慰師母及冠春亮吉贊衡諸弟 》 —— [ 清 ] 夏子麟
- 《 題贛州嘉濟廟祈雨感應 》 —— [ 宋 ] 孔平仲
- 《 中春苦雨書懷 》 —— [ 宋 ] 李覯
- 《 同耿拾遺春中題第四郎新修書院 》 —— [ 唐 ] 盧綸
- 《 病中春日即事寄主人尚書二首 》 —— [ 唐 ] 徐夤
- 《 題閩士倪生渠陽軍中春暉堂卷 》 —— [ 明 ] 王恭
- 《 霽後望山中春雪 》 —— [ 宋 ] 王禹偁
- 《 二月初山上作 》 —— [ 宋 ] 晁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