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中春遊曲
堂堂復堂堂,畫鷁誰家郎?繡旌鴛頸冷,膳府鸞刀光。
傾椒注桂邀流芳,楚腰絡索聞懸璫。箜篌急響如相惱,岸頭折盡忘憂草。
黃金慣積自媒身,隨肩滿席惟嗔老。牙籤萬軸齒不拈,孟客何賓跡如掃。
柳綿撲撲乘風吹,花翎小鳥啼訴誰。玉郎沈醉晚未醒,春光去矣猶不知。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畫鷁(yì):古代船頭畫有鷁鳥的船,這裏指裝飾華麗的船。
- 膳府:指廚房或烹飪的地方。
- 鸞刀:古代一種裝飾華麗的刀。
- 傾椒注桂:指用花椒和肉桂等香料調製的酒。
- 楚腰:指細腰,這裏形容女子身材苗條。
- 絡索:指女子身上的裝飾品。
- 懸璫:懸掛的耳飾。
- 箜篌(kōng hóu):古代的一種絃樂器。
- 忘憂草:即萱草,古人認爲可以忘卻憂愁。
- 自媒身:自我推薦,這裏指自我炫耀。
- 隨肩滿席:形容人多擁擠。
- 牙籤萬軸:形容書籍衆多。
- 孟客:指賓客。
- 花翎:指鳥類的羽毛。
- 沈醉:沉醉。
翻譯
華麗的船隻一艘接一艘,那是誰家的少年郎?繡旗在冷風中飄揚,廚房中鸞刀閃着光。 他們傾倒香料調製的酒,邀請香氣四溢,女子細腰上裝飾着懸璫,隨着箜篌急促的響聲,彷彿在惱怒。 岸邊忘憂草被折盡,黃金堆積如山,自我炫耀,席間人滿爲患,只因老者而嗔怒。 萬卷書籍不曾翻閱,賓客如孟子般無跡可尋。 柳絮隨風撲撲地飛,小鳥啼叫,不知在向誰訴說。 玉郎沉醉未醒,春光已逝,他卻渾然不知。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湖中游船上的繁華景象,通過對華麗船隻、美食、音樂和人羣的描繪,展現了元代貴族生活的奢華與浮躁。詩中「畫鷁」、「繡旌」、「鸞刀」等詞語,形象地勾勒出了遊船的富麗堂皇。而「傾椒注桂」、「楚腰絡索」則進一步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宴會上的美食和美女。後半部分則通過「忘憂草」、「牙籤萬軸」等意象,暗示了這種生活的空虛和無意義。最後,「玉郎沈醉晚未醒,春光去矣猶不知」更是深刻地諷刺了那些沉溺於享樂、不知時光流逝的人。
馬臻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以雲裏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爲韻集古十四絕爲戶部白玢郎中題畫 》 —— [ 明 ] 程敏政
- 《 法曲獻仙音 · 探梅超山,吊吳倉頡墓。適方寒雨,景物蕭寥,感往傷今,因成此解。時新曆二十三年二月中也 》 —— [ 清 ] 葉恭綽
- 《 再賦羊羔酒 》 —— [ 宋 ] 周必大
- 《 至正丁亥春二月起自休致入直翰林夏四月抵京師六月赴上京述懷五首 》 —— [ 元 ] 黃溍
- 《 二月道中效趙章泉體四首 》 —— [ 宋 ] 包恢
- 《 和仁仲春日十絕 》 —— [ 宋 ] 胡寅
- 《 仲春自池陽復遊華山過華州口占 》 —— [ 清 ] 李寄
- 《 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耕 》 —— [ 元 ] 趙孟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