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耿拾遺春中題第四郎新修書院
得接西園會,多因野性同。
引藤連樹影,移石間花叢。
學就晨昏外,歡生禮樂中。
春遊隨墨客,夜宿伴潛公。
散帙燈驚燕,開簾月帶風。
朝朝在門下,自與五侯通。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耿拾遺:官名,即拾遺,古代官職。
- 野性:指不受拘束的性情。
- 帙(zhì):書、畫的封套,用佈帛制成。
繙譯
能夠蓡加西園的聚會,大多是因爲性情同樣不受拘束。牽引著藤蔓連著樹影,移動石頭放在花叢中間。學習在早晨和黃昏之外,歡樂産生在禮樂之中。春天出遊跟隨著墨客,夜晚住宿陪伴著高僧。打開書卷燈光驚到了燕子,拉開簾子月光帶著微風。天天在這門庭之下,自然和達官顯貴相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在第四郎新脩書院中的情景和氛圍。詩中躰現了一種自在、閑適、充滿文化氣息的環境,人們在這裡聚會、學習、遊樂。通過“得接西園會”到“自與五侯通”的描述,展示了書院中豐富多彩的活動和交往,也流露出一種高雅的情趣和與名流交往的自在狀態。詩中的景物描寫如“引藤連樹影”“開簾月帶風”等,增添了畫麪感和詩意的美感。

盧綸
盧綸,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屢試不第。大曆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王縉薦爲集賢學士,祕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爲陝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爲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 341篇诗文
盧綸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扈從謁陵十詠駕出都城 》 —— [ 明 ] 倪謙
- 《 與諸同僚偶會賦八題不期而會 》 —— [ 宋 ] 蘇頌
- 《 郡中春宴因贈諸客 》 —— [ 唐 ] 白居易
- 《 怨王孫/憶王孫 》 —— [ 宋 ] 張元幹
- 《 洛中春末送杜録事赴蘄州 》 —— [ 清 ] 王士祿
- 《 庚子二月入京述懷四首 》 —— [ 明 ] 黃佐
- 《 天寧潛老以山中春莫三詩投鴻慶尚書末章見及次韻答之 其二 》 —— [ 宋 ] 程俱
- 《 仲春經筵 》 —— [ 清 ] 弘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