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宋顯夫南歸

琵琶溝北識君初,藉甚才華二十餘。 欲賦兔園幹孝邸,不同狗監薦相如。 瀟湘路熟逢知己,韋杜天低望故居。 攜幼歸來拜丘隴,南遊莫戀武昌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琵琶溝: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地的溝渠或水道。
  • 藉甚:非常,極其。
  • 兔園:指漢代梁孝王的園林,後泛指貴族園林。
  • 乾孝邸:乾,求取;孝邸,指梁孝王的府邸。
  • 狗監:古代負責養狗的官職。
  • 薦相如:推薦司馬相如。司馬相如,西漢著名文學家,曾被狗監楊得意推薦給漢武帝。
  • 瀟湘:指湖南的瀟水和湘水,泛指湖南地區。
  • 韋杜:指唐代長安城南的韋曲和杜曲,因韋氏和杜氏多顯貴,後泛指顯貴居住的地方。
  • 丘隴:指墳墓。
  • 武昌魚:指武昌(今湖北武漢)的特産魚,這裡泛指美味的食物。

繙譯

在琵琶溝北初次遇見你,你的才華非常出衆,年僅二十餘嵗。你想要通過賦詩來求得貴族的賞識,而不是像司馬相如那樣被狗監推薦。你在瀟湘之地熟悉了路途,遇到了知己,而在韋杜那樣的高貴之地,你則期待著廻到故居。帶著年幼的孩子廻來拜祭祖先的墳墓,南遊時不要貪戀武昌的美味魚。

賞析

這首詩是馬祖常送別宋顯夫南歸的作品,詩中表達了對宋顯夫才華的贊賞以及對其歸鄕的祝願。詩中通過對比宋顯夫與歷史人物司馬相如的不同境遇,突出了宋顯夫的獨立與自尊。同時,詩人通過對瀟湘、韋杜等地的提及,描繪了宋顯夫的旅途與歸宿,表達了對友人未來生活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

馬祖常

馬祖常

元光州人,先祖爲汪古部人,字伯庸。仁宗延祐二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拜監察御史。劾奏丞相鐵木迭兒十罪,帝黜罷之。累拜御史中丞,持憲務存大體。終樞密副使。卒諡文貞。文章宏贍精核,以秦漢爲法,自成一家言。詩圓密清麗。嘗預修《英宗實錄》。有《石田文集》。 ► 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