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

鳳城西去玉泉頭,楊柳堤長馬上游。 六月薰風吹別殿,半天飛雨灑重樓。 山浮樹蓋連雲動,露滴荷盤並水流。 艤岸龍舟能北望,翠華來日正清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鳳城:指京城。
  • 玉泉:地名,多指泉水。
  • 楊柳堤:堤岸上種滿楊柳的地方。
  • 薰風:和煖的風。
  • 重樓:高樓。
  • 山浮:形容山峰在雲霧中若隱若現的樣子。
  • 樹蓋:形容樹木茂密如蓋。
  • 露滴荷磐:露水滴在荷葉上。
  • 艤岸:停船靠岸。
  • 龍舟:裝飾華麗的船衹,常用於皇家或節日慶典。
  • 翠華:指皇帝的儀仗,也泛指皇帝。
  • 清鞦:清爽的鞦天。

繙譯

從京城西行至玉泉,楊柳堤岸長長,我騎馬遊玩。 六月的和風吹過別殿,半空中飛雨灑落在高樓之上。 山峰在雲霧中若隱若現,樹木茂密如蓋,連雲都似乎在動。 露水滴在荷葉上,與水流一同流淌。 停船靠岸,龍舟能曏北望去,皇帝的儀仗即將到來,正是清爽的鞦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騎馬遊玩至玉泉的所見所感。詩中,“鳳城西去玉泉頭”一句,即點明了地點和行程,而“楊柳堤長馬上遊”則進一步以楊柳堤和騎馬遊玩的場景,勾勒出一幅閑適的遊春圖。後兩句通過對六月和風、飛雨灑樓的細膩描寫,展現了自然的清新與生機。最後兩句則通過山浮、樹蓋、露滴荷磐等意象,以及龍舟北望、翠華將至的期待,表達了對皇家儀仗到來的期盼和對清鞦時節的贊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自然美景和皇家盛況的曏往與贊美。

馬祖常

馬祖常

元光州人,先祖爲汪古部人,字伯庸。仁宗延祐二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拜監察御史。劾奏丞相鐵木迭兒十罪,帝黜罷之。累拜御史中丞,持憲務存大體。終樞密副使。卒諡文貞。文章宏贍精核,以秦漢爲法,自成一家言。詩圓密清麗。嘗預修《英宗實錄》。有《石田文集》。 ► 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