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鄭汝玉歸莆關

· 陳高
莆關深入海東南,日出先看曙色酣。 李願歸耕盤谷土,杜陵思樂百花潭。 到家三月山礬白,入饌千林竹筍甘。 愧我天涯尚羈旅,鄉愁因爾不能堪。
拼音

所属合集

#竹筍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莆關:地名,位於今福建省莆田市。
  • 曙色酣:指日出時天色非常明亮。
  • 李願:唐代詩人,曾有“歸耕”之志。
  • 磐穀土:指李願歸隱的地方。
  • 杜陵:指唐代詩人杜甫,其有“思樂”之句。
  • 百花潭:地名,杜甫曾在此地有詩作。
  • 山礬白:山礬是一種植物,這裡指山礬花開的白色。
  • :食物。
  • 竹筍甘:指竹筍味道鮮美。
  • 羈旅:指在外漂泊。
  • 鄕愁:對家鄕的思唸之情。

繙譯

莆關深入到海的東南方,那裡日出時最先看到天色明亮。 像李願那樣歸隱耕種在磐穀的土地上,像杜甫那樣思唸在百花潭的樂趣。 到家時已是三月,山礬花開得雪白,喫到的竹筍味道鮮美。 我還在外漂泊,因爲你的離去,我對家鄕的思唸更加難以承受。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鄭汝玉歸鄕的羨慕與自己漂泊在外的鄕愁。詩中通過對莆關日出、李願歸耕、杜陵思樂等景象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歸隱生活的曏往。後兩句則直接抒發了因友人歸鄕而觸發的自己對家鄕的深切思唸,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陳高

元溫州平陽人,字子上,號不繫舟漁者。順帝至正十四年進士。授慶元路錄事,明敏剛決。不滿三年,自免去。再授慈溪縣尹,亦不就。方國珍欲招致之,無從得。平陽陷,浮海過山東,謁河南王擴廓帖木兒,論江南虛實,陳天下之安危。擴廓欲官之,會疾作卒。有《不繫舟漁集》、《子上存稿》。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