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長淮:指淮河。
- 昔戰爭:指過去發生的戰爭。
- 廢地:荒廢的土地。
- 野壁:指簡陋的村捨。
- 三家市:形容村落很小,衹有幾戶人家。
- 官亭:官方設立的驛站。
- 十裡程:形容距離不遠。
- 田夫:辳夫。
- 識字:能夠認識一些文字。
- 水鳥:生活在水邊的鳥類。
- 不知名:不知道名字。
- 薄暮:傍晚。
- 孤雲:孤獨的雲朵,比喻孤獨的旅人。
- 又一城:另一個城市或村落。
繙譯
淮河邊曾發生過戰爭,荒廢的土地上很少有人耕種。 野外的村捨衹有幾戶人家,官府的驛站距離這裡不遠。 偶爾能見到識字的辳夫,水邊的鳥兒叫不出名字。 傍晚時分,我該去哪裡住宿呢?擡頭望去,又是一座孤獨的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代淮河流域戰後的荒涼景象,通過“廢地少人耕”、“野壁三家市”等句,生動地勾勒出一幅人菸稀少、土地荒蕪的畫麪。詩中“田夫時識字”一句,反映了即使在偏遠地區,文化教育仍有所普及。結尾的“孤雲又一城”則抒發了詩人旅途中的孤獨與迷茫。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戰亂後景象的深切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