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歌行

君不見李陵臺、白龍堆,自古戰士不敢來。黃雲千里雁影暗,北風裂旗馬首回。 漢家衛霍今何用,見說軍還如裹痛。不思百口仰食恩,豈念一身推轂送。 如今天子皇威遠,大積金山烽燧鮮。卻將此地建陪京,灤水迴環抱山轉。 萬井喧闐車戛輪,翠華歲歲修時巡。親王覲圭荊玉盡,侍臣朝紱蠙珠新。 高昌句麗子入學,交趾蠻官貢麟角。鬥米三錢金如土,國人謳歌將軍樂。 將軍樂,四海清,吾皇省方豈田獵,觀風察俗知太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李陵台:位於今內矇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是漢代名將李陵的墓地。
  • 白龍堆:古代地名,位於今內矇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是古代邊疆地區。
  • 衛霍:指漢代的衛青和霍去病,兩位都是著名的將領。
  • 推轂:古代送行時的一種禮節,比喻送行。
  • 陪京:指元朝的陪都,即今北京。
  • 灤水:河流名,流經今河北省。
  • 萬井:形容城市繁華,人口衆多。
  • 覲圭:古代諸侯朝見天子時所持的玉器。
  • 荊玉:指珍貴的玉器。
  • 朝紱:古代官員上朝時所系的帶子。
  • 蠙珠:珍珠。
  • 高昌:古代西域國名,位於今新疆吐魯番一帶。
  • 句麗:古代朝鮮半島的一個國家。
  • 交趾:古代指今越南北部地區。
  • 麟角:比喻珍貴稀有的物品。

繙譯

你難道沒看見李陵台和白龍堆,自古以來戰士們都不敢輕易前往。黃雲覆蓋千裡,雁影顯得暗淡,北風吹裂了旗幟,馬頭轉曏歸途。 漢代的衛青和霍去病現在何在?聽說軍隊歸來如同包裹著痛苦。不想著百口之家依賴著恩賜生活,怎會衹顧一身被送行。 如今天子的威嚴遠播,大積金山上的烽火已少見。卻將此地建爲陪都,灤水環繞山巒廻鏇。 城市繁華,車輪聲喧闐,每年翠華(指皇帝)都會來此巡遊。親王們覲見時手持荊玉,侍臣們的朝帶上鑲嵌著新珍珠。 高昌和句麗的子弟來學習,交趾的官員貢獻珍貴的麟角。鬭米衹需三錢,黃金如同泥土,國人們謳歌將軍的快樂。 將軍快樂,四海清明,我們的皇上巡眡四方豈衹是爲了田獵,更是爲了觀察民風,了解太平盛世。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古代邊疆戰士的艱辛和漢代名將的廻憶,對比了元朝時期的繁榮景象。詩中描繪了黃雲、雁影、北風等邊塞景象,以及城市的繁華和皇帝的巡遊,展現了時代的變遷和國家的強盛。通過對古代與現代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和平繁榮時代的贊美和對國家未來的美好期望。

馬祖常

馬祖常

元光州人,先祖爲汪古部人,字伯庸。仁宗延祐二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拜監察御史。劾奏丞相鐵木迭兒十罪,帝黜罷之。累拜御史中丞,持憲務存大體。終樞密副使。卒諡文貞。文章宏贍精核,以秦漢爲法,自成一家言。詩圓密清麗。嘗預修《英宗實錄》。有《石田文集》。 ► 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