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草行

· 陳基
原上秋風吹百草,半青半黃色枯槁。 城頭日出光杲杲,腰鐮曉踏城門道。 門頭草多露未晞,爾鐮利鈍爾自知。 一人刈草一馬肥,馬不肥兮人受笞。 城中官廄三萬匹,一匹日餐禾一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yì):割。
  • 杲杲(gǎo gǎo):形容陽光明亮。
  • :一種農具,用於割草或收割莊稼。
  • (xī):乾燥。
  • (chī):用鞭子或竹板打。
  • 官廄:官方的馬廄。

翻譯

原野上的秋風輕輕吹拂着百草,它們半青半黃,顯得枯槁。 城頭上,太陽初升,光芒明亮,清晨時分,人們腰間掛着鐮刀,踏着城門道去割草。 城門外的草地上,露水還未乾,你們的鐮刀是否鋒利,只有你們自己知道。 一個人割草,一匹馬就能肥壯,如果馬不肥壯,那人就要受到鞭打。 城中的官方馬廄裏養着三萬匹馬,每匹馬每天要吃掉一石的禾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早晨,農民們爲了餵養官廄中的馬匹而辛勤割草的情景。詩中通過「原上秋風吹百草」和「城頭日出光杲杲」等自然景象的描寫,營造了一種寧靜而忙碌的氛圍。後文提到「一人刈草一馬肥,馬不肥兮人受笞」,揭示了農民勞動的艱辛和生活的壓力,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對馬匹的重視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農民辛勤勞動的同情和對社會現實的深刻反思。

陳基

陳基

元臨海人,字敬初。黃弟子。至京師,授經筵檢討。嘗爲人草諫章,力陳順帝並後之失,幾獲罪,引避歸。張士誠據吳,引爲學士,書檄多出其手。明興,太祖召修《元史》,賜金而還。有《夷白齋稿》。 ► 1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