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一日偕善之無逸遊南山桃園分韻得源字

白雲起南山,隨我度溪園。 園丁荷鋤去,季女出應門。 汲泉供香茗,掃石開清樽。 人靜禽聲樂,春深花事繁。 蛾眉映修竹,掩袂嬌欲言。 吾親白雲外,未敢訪桃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xié),一同。
  • 善之: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無逸: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分韻:古代文人聚會時,按照一定的韻腳分配詩句的創作。
  • 荷鋤:(hè chú),扛着鋤頭。
  • 季女:排行最小的女兒。
  • 應門:(yìng mén),開門。
  • 香茗:(xiāng míng),香茶。
  • 清樽:(qīng zūn),清酒。
  • 蛾眉:(é méi),形容女子細長而美麗的眉毛。
  • 修竹:(xiū zhú),修長的竹子。
  • 掩袂:(yǎn mèi),遮住袖子。

翻譯

三月一日,我與善之、無逸一同遊覽南山桃園,分韻作詩,我得到了「源」字。 白雲從南山升起,隨着我們渡過溪園。 園丁扛着鋤頭離去,排行最小的女兒出來開門。 我們汲取泉水泡香茶,掃去石頭上的塵土,開啓清酒。 四周靜悄悄的,只有鳥兒的歡叫,春意盎然,花兒盛開。 美麗的女子映襯着修長的竹子,遮住袖子,嬌羞欲語。 我的親人還在白雲之外,我不敢去探訪那傳說中的桃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與友人遊山的情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詩中「白雲起南山」等句,以自然景象開篇,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後文通過對園中生活的描寫,如「汲泉供香茗,掃石開清樽」,展現了田園生活的寧靜與愜意。結尾的「吾親白雲外,未敢訪桃源」則表達了詩人對現實與理想的思考,以及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