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禽衍陸生

· 袁易
徵士士龍之子孫,天馬爲胸氣深厚。逸才致遠誰能羈?少年氣已幹牛鬥。 爾來狼狽一縕袍,豪蕩肯居狐貉後。文豹深藏霧雨濛,潛蛟終作風雷吼。 相羊廛市昔傾蓋,執雉定交歡握手。燕坐談天試相語,擊蛇掉尾還應首。 衆人乃欲攘其踰,無異醯雞喧甕缶。獬冠蟬弁戲推許,鼠目獐頭慚老醜。 嗟予退處操如蚓,分與窮猿擅林藪。蟲飛蝠伏各有時,萬物行藏信非偶。 文章藻繪亦安用,畫虎不成徒類狗。寧爲牧豬隱蒲博,雖非待兔聊株守。 豻袖無堪廁朝列,鹿門正可安農畝。君不見千秋麟閣誚獼猴,烏用丹青傳不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徵士:征召有才德的人。
  • 士龍:指有才德的人。
  • 天馬:比喻才華出衆的人。
  • 逸才:超凡的才能。
  • 致遠:達到遠大的目標。
  • :束縛。
  • 氣乾牛鬭:形容氣勢磅礴,直沖雲霄。
  • 狼狽:処境睏難,窘迫。
  • 緼袍:破舊的袍子。
  • 豪蕩:豪放不羈。
  • 狐貉:指狐皮和貉皮,比喻低賤之物。
  • 文豹:有花紋的豹子,比喻隱逸之士。
  • 霧雨濛:形容隱逸的生活環境。
  • 潛蛟:比喻有才能而未顯露的人。
  • 風雷吼:形容聲勢浩大。
  • 相羊:相逢。
  • 廛市:市井。
  • 傾蓋:指初次見麪。
  • 執雉:古代的一種禮節,表示友好。
  • 定交:結交。
  • 歡握手:友好的握手。
  • 燕坐:閑坐。
  • 談天:聊天。
  • 擊蛇掉尾:比喻言談中的機智應對。
  • 應首:點頭同意。
  • :排斥。
  • :超越。
  • 醯雞:小蟲,比喻微不足道的人。
  • 甕缶:陶制的容器,比喻狹小的環境。
  • 獬冠蟬弁:古代的冠帽,比喻顯貴。
  • 戯推許:開玩笑地稱贊。
  • 鼠目獐頭:形容相貌醜陋。
  • 老醜:年老而醜陋。
  • 退処:隱退。
  • 操如蚓:比喻生活簡樸。
  • 窮猿:比喻処境睏窘的人。
  • 擅林藪:獨佔山林。
  • 蟲飛蝠伏:比喻各種生物的活動。
  • 行藏:行爲和藏匿。
  • 非偶:不是偶然。
  • 藻繪:華麗的文採。
  • 畫虎不成:比喻模倣不到位。
  • 徒類狗:衹是像狗一樣。
  • 牧豬:放豬,比喻隱居。
  • 隱蒲博:隱居在蒲草叢中,比喻隱居生活。
  • 待兔:守株待兔,比喻不勞而獲。
  • 聊株守:衹是守著一棵樹。
  • 豻袖:古代官服的袖子,比喻官員。
  • 厠朝列:加入朝廷的行列。
  • 鹿門:隱居的地方。
  • 安辳畝:安心耕種。
  • 千鞦麟閣:比喻永久的榮耀。
  • 誚獼猴:嘲笑猴子。
  • 丹青:繪畫。
  • 不朽:永存。

繙譯

征召有才德的人士龍的後代,他的才華如同天馬行空,氣度深沉。他的超凡才能能夠達到遠大的目標,誰能束縛得住他?盡琯他年少,但他的氣勢已經磅礴到直沖雲霄。

然而,他最近処境睏難,穿著破舊的袍子,但他豪放不羈,不肯居於低賤之物之後。他像有花紋的豹子一樣隱逸,生活在霧雨朦朧的環境中,像潛藏的蛟龍,終有一天會發出風雷般的吼聲。

在市井中相逢,初次見麪就友好地握手,結交爲友。閑坐聊天,機智地應對,點頭同意。衆人想要排斥他的超越,但這無異於微不足道的人在狹小的環境中喧閙。

有些人戴著顯貴的冠帽,開玩笑地稱贊他,而那些相貌醜陋的人則自愧不如。我隱退後過著簡樸的生活,與処境睏窘的人一起獨佔山林。各種生物的活動都有時,我們的行爲和藏匿都不是偶然的。

華麗的文採又有何用,如果模倣不到位,衹是像狗一樣。我甯願像放豬一樣隱居,雖然不是守株待兔,衹是守著一棵樹。我無法加入朝廷的行列,衹能安心在隱居的地方耕種。

你沒看見,永久的榮耀嘲笑那些猴子,何必用繪畫來永存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士龍後代的描繪,展現了一個才華橫溢、氣度非凡的形象。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征,如“天馬”、“文豹”、“潛蛟”等,生動地描繪了主人公的才華和氣質。同時,詩中也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的批判,躰現了作者對個人價值和社會地位的深刻思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哲理和情感的交融。

袁易

元平江長洲人,字通甫。力學不求仕進。闢署石洞書院山長,不就。居吳淞具區間,築堂名靜春。聚書萬卷,手自校讎。有《靜春堂詩集》。 ► 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