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閨怨

· 袁桷
妾家住在湘江曲,門枕湘江春水綠。年年長是暮春時,兩岸人家啼布穀。 自君話別湘江頭,獨上層樓彈箜篌。蛾眉不掃遠山碧,滿堤芳草春正愁。 舉頭不見君,但見湘江雲。江雲聚復散,妾心空如薰。 舉頭不見君,但見湘江水。江水去不回,妾顏爲誰美? 湘江雲,湘江水,雲水悠悠何日已?舉頭望君君不回,門前楊柳空依依。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箜篌(kōng hóu):古代一種絃樂器,形似豎琴。
  • 蛾眉:古代形容女子細長而彎曲的眉毛,常用來代指美女。
  • :香氣,這裏比喻心情的平靜或愉悅。
  • 依依:形容依戀不捨的樣子。

翻譯

我家住在湘江的彎曲處,門前是湘江碧綠的春水。每年總是到了暮春時節,兩岸人家傳來布穀鳥的啼叫。 自從你離開湘江頭,我獨自登上高樓彈奏箜篌。不畫眉妝,遠山依舊青翠,滿堤的芳草正映襯着春天的憂愁。 擡頭看不見你,只看見湘江上的雲。江雲聚了又散,我的心卻空如無香之薰。 擡頭看不見你,只看見湘江的水。江水一去不復返,我的容顏又爲誰而美麗? 湘江的雲,湘江的水,雲水悠悠,何時能了?擡頭望你,你卻不回來,門前的楊柳空自依依。

賞析

這首作品以湘江爲背景,通過描繪春閨女子的孤獨與思念,展現了深沉的離愁別緒。詩中,「湘江曲」、「湘江春水綠」等意象,勾勒出一幅靜謐而憂鬱的湘江春景圖。女子的孤獨通過「獨上層樓彈箜篌」、「蛾眉不掃遠山碧」等細節生動展現,而「舉頭不見君」的反覆詠歎,更是加深了她的思念與無奈。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女子對遠方愛人的深切思念和無盡等待。

袁桷

元慶元路鄞縣人,字伯長,號清容居士。舉茂才異等,起爲麗澤書院山長。成宗大德初,薦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進郊祀十議,禮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請購求遼、金、宋三史遺書。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講學士。泰定帝泰定初辭歸。桷在詞林,朝廷制冊、勳臣碑銘,多出其手。卒諡文清。著有《易說》、《春秋說》、《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