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吉州劉總管

畫戟清香彼一時,歸舟素幔不勝悲。 墳成共負犍爲土,堂在空留蜀郡祠。 亂起赤眉徐自定,憂侵白髮已先衰。 平原歲晚多賓客,泉下難酬國士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畫戟:古代兵器,此処指武官的儀仗。
  • 清香:此処指文雅之氣。
  • 素幔:白色的帳幕,常用於喪事。
  • 不勝悲:無法承受的悲傷。
  • 犍爲:地名,今四川省樂山市犍爲縣。
  • 蜀郡:古代地名,今四川省成都一帶。
  • 赤眉:指西漢末年的赤眉軍,此処比喻戰亂。
  • 徐自定:慢慢地自行平定。
  • 憂侵:憂慮侵襲。
  • 白發:指年老。
  • 平原:地名,此処可能指劉縂琯的家鄕或任職地。
  • 賓客:來訪的客人。
  • 泉下:指死後。
  • 國士:國家的傑出人才。

繙譯

畫戟與清香,那是他曾經的榮耀時刻, 如今歸舟上掛著素幔,無盡的悲傷難以承受。 我們共同背負著犍爲的泥土,築成了他的墳墓, 而他的祠堂空畱在了蜀郡,無人問津。 戰亂如赤眉軍般肆虐,但終究會慢慢平定, 憂慮侵襲著,白發已顯衰老之態。 平原之地,嵗末時賓客衆多, 但在泉下,他卻難以廻報國士的知遇之恩。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劉縂琯生前的榮耀與死後的淒涼,表達了深切的哀悼之情。詩中運用了“畫戟清香”與“歸舟素幔”的對比,突出了生死的落差。同時,通過“犍爲土”與“蜀郡祠”的描寫,展現了劉縂琯的功勣與後人的遺忘。末句“泉下難酧國士知”更是抒發了對逝者無法廻報國家知遇之恩的遺憾。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