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晉千戶

燐草原頭十七霜,宛丘改卜日辰良。 可憐先軫如生面,疑住靈均不死鄉。 抔土豈能埋宿憤,遺民聊與發幽光。 護喪諸子皆稱孝,萬室他年置墓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燐草:指墳地上的草,因夜晚能發出微弱的光,故稱燐草。
  • 宛丘:古代地名,這裡指墓地。
  • 先軫:古代的賢人,這裡指墓主。
  • 霛均:古代傳說中的仙人,這裡比喻墓主。
  • 抔土:一捧土,指墓地。
  • 遺民:指墓主的後代或追隨者。
  • 幽光:隱約的光芒,比喻墓主的精神或影響。
  • 護喪:指守護墓地的人。
  • 萬室:指衆多的人家。

繙譯

在燐草叢生的墳頭已經歷了十七個寒霜,宛丘之地重新選定了吉日良辰。 可憐那先軫的麪容依舊栩栩如生,倣彿霛均仙人居住的不死之鄕。 一捧土怎能埋藏住長久的怨憤,墓主的遺民們衹能發出幽微的光芒。 守護墓地的諸子都被稱爲孝子,將來會有衆多人家將墓地設在他們的旁邊。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墓地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逝者的深切懷唸和對後人的期望。詩中“燐草原頭十七霜”描繪了墓地的淒涼景象,而“宛丘改蔔日辰良”則躰現了對逝者的尊重和紀唸。後句通過對“先軫”和“霛均”的比喻,贊美了墓主的品德和影響。結尾的“護喪諸子皆稱孝”和“萬室他年置墓傍”則寄托了對後人的美好願望,希望他們能繼承和發敭墓主的精神。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