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吳中諸友六首錢德鈞

· 袁易
之子華簪裔,簞瓢祇晏如。 爲郎應駐輦,延客愧無車。 早託襟期合,能容禮法疏。 一燈何日共? 料理讀殘書。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之子:這個人,指錢德鈞。
  • 華簪裔:華美的簪子,比喻顯貴的後代。
  • 簞瓢:古代用來盛飯食的器具,比喻簡樸的生活。
  • 晏如:平靜安逸的樣子。
  • 爲郎:做官。
  • 駐輦:停下車駕,指停留。
  • 延客:邀請客人。
  • 無車:沒有車駕,指沒有足夠的條件。
  • 襟期:志向,抱負。
  • 禮法疏:對禮法的疏忽或不重視。
  • 料理:整理,處理。

翻譯

這個人是顯貴的後代,生活簡樸卻安逸自在。作爲官員應該停留下來,邀請客人卻因條件不足而感到愧疚。早年我們的志向相合,他能容忍我對禮法的不重視。何時我們能共用一盞燈,一起整理並閱讀完那些未讀完的書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錢德鈞的深厚情誼和共同志趣的懷念。詩中,「華簪裔」與「簞瓢祇晏如」形成鮮明對比,既展現了錢德鈞的高貴出身,又突出了他簡樸的生活態度。後句通過「爲郎應駐輦」與「延客愧無車」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友人官職與生活狀況的關心。末句「一燈何日共?料理讀殘書」則深情地抒發了對與友人共度時光、共同學習的渴望,體現了兩人之間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學術追求。

袁易

元平江長洲人,字通甫。力學不求仕進。闢署石洞書院山長,不就。居吳淞具區間,築堂名靜春。聚書萬卷,手自校讎。有《靜春堂詩集》。 ► 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