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慍見:生氣地看。
- 歉歲:收成不好的年份。
- 坡老:指蘇軾,因其號東坡居士。
- 忍飢:忍受飢餓。
- 並日:兩天並作一天,指兩天吃一天的食物。
- 少遊:指秦觀,字少遊。
- 厭粥:對粥感到厭倦。
- 師吾儉:學習我的節儉。
- 遺以危:留給我的危險或困難。
- 窮人大抵欲昌詩:窮人大多希望自己的詩能流傳。
翻譯
我在燈下抄書時對兒子說,歉收年份的艱辛你還不瞭解。蘇軾能忍受飢餓,常兩天吃一天的食物,秦觀對粥也感到厭倦已久。只希望後代能學習我的節儉,我深感奇怪,爲何人們要留給我這麼多困難。現在我完全理解了天意,窮人大多希望自己的詩能流傳。
賞析
這首詩是元代陸文圭在連日食粥的艱辛生活中,對兒子進行教誨的作品。詩中通過引用蘇軾和秦觀的典故,表達了即使在艱難困苦中也要保持節儉和堅韌的精神。詩人希望後代能夠學習他的節儉,同時也表達了對天意的理解,認爲窮人在困境中更能激發創作詩歌的靈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對後代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