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孔明

孔明孟德兩馳驅,三國人才信有餘。 未肯草廬終此世,不知精舍讀何書。 木牛古不傳遺法,銅雀今成一廢墟。 畢竟忠邪天不識,當年成敗復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馳驅:奔波忙碌。
  • 草廬:簡陋的房屋,常用來比喻隱居的生活。
  • 精舍:指讀書或修行的地方。
  • 木牛:指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用於運輸軍糧。
  • 銅雀:指曹操所建的銅雀臺,現已不存。
  • 廢墟:毀壞後剩下的破舊遺址。
  • 忠邪:忠誠與奸詐。
  • 成敗:成功與失敗。

翻譯

孔明和孟德兩人都曾奔波忙碌,三國的才俊確實不少。 孔明未能在草廬中終老此生,不知他在精舍中讀了什麼書。 古老的木牛流馬已不再傳世,銅雀臺如今也成了一片廢墟。 究竟是忠誠還是奸詐,天意難以辨識,當年的成敗又算得了什麼。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三國時期兩位著名人物孔明和孟德的對比,表達了對歷史人物命運和成敗的深刻思考。詩中,「馳驅」一詞形象地描繪了兩人在亂世中的奔波忙碌,而「草廬」與「精舍」則分別代表了隱居與求學的生活狀態。後兩句通過對「木牛」和「銅雀」的提及,反映了歷史的變遷和人事的無常。結尾的「忠邪」與「成敗」則是對歷史評價的深刻反思,表達了作者對歷史人物複雜性和歷史評價不確定性的認識。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歷史的沉思和對人生的感慨。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