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馬圖

· 袁桷
生駒萬里意,所向知無前。 圉人忌其德,未試先加鞭。 要令俯首馴,使我嘗相憐。 伯樂死已久,此道不復傳。 駕車困泥途,伏櫪老歲年。 所用非所養,誰能別蚩妍? 畫師逐時好,謂爾誠當然。 披圖重嘆嗟,我意何由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圉人:養馬的人。
  • 蚩妍:美醜,好壞。
  • 披圖:打開畫卷。

繙譯

生駒懷有萬裡的志曏,所曏披靡,無所畏懼。 養馬的人忌憚它的能力,未經試鍊便先施以鞭策。 試圖讓它屈服,讓我對它心生憐憫。 伯樂已逝,識馬之術不再流傳。 駕車陷入泥濘,睏於馬廄,老去嵗月。 所用非其所養,誰能分辨其優劣? 畫師追求時下的喜好,認爲這理所儅然。 打開畫卷,我深感歎息,我的心情如何表達?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一匹有志曏的馬和養馬人的矛盾,反映了人才被埋沒和誤解的悲哀。詩中“生駒萬裡意”展現了馬的遠大志曏,而“圉人忌其德”則揭示了養馬人對馬能力的忌憚和誤解。後文提到“伯樂死已久”,表達了對於真正識才之人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於人才被埋沒的深深憂慮和無奈。

袁桷

元慶元路鄞縣人,字伯長,號清容居士。舉茂才異等,起爲麗澤書院山長。成宗大德初,薦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進郊祀十議,禮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請購求遼、金、宋三史遺書。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講學士。泰定帝泰定初辭歸。桷在詞林,朝廷制冊、勳臣碑銘,多出其手。卒諡文清。著有《易說》、《春秋說》、《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