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陸同知北上二首

浙尾帶荒江,土與材俱薄。 吳季獨終隱,楚黃亦晚錯。 餘子不足數,眼明見卓落。 騄駬初歷塊,青萍新淬鍔。 齒少逾老心,事邇存遠略。 百金重氣義,千里赴言諾。 可期功名會,兼受生死託。 宦途入幽薊,詩句留殿閣。 出佐紫陽城,一麾真小卻。 炳燭照吏奸,良劑痊民瘼。 一庭秋水淨,萬戶春風樂。 河內泣留恂,幷州永思郭。 歸裝乍林丘,趣騎已沙漠。 梅花古驛寒,別酒故人酌。 徑北道邳徐,迂西趨汴洛。 宮闕睹盛麗,山川想寥廓。 成皋嘆楚戰,砥柱窺禹鑿。 舊邦吊二虢,古邑辨三亳。 望諸墓猶存,戲馬臺如昨。 燕趙誇蛾眉,雲代珍狐貉。 壯士多屠沽,逸人或巖壑。 訪古記宜勒,登高賦須作。 訂訛青簡在,得句錦囊著。 明年衣繡歸,頗願聞其略。 鴻鵠看高翔,苕枝伏燕雀。 贈言愧非顏,出處其志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1. 騄駬(lù ěr):古代良馬名。
  2. 青萍:古代名劍。
  3. 淬鍔(cuì è):淬火使劍鋒利。
  4. 幽薊(jì):古代地名,今河北省一帶。
  5. 紫陽城: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6. 吏奸:指官吏中的奸邪之徒。
  7. 民瘼(mò):民衆的疾苦。
  8. 成臯(gāo):古地名,今河南省滎陽市。
  9. 砥柱:指黃河中的砥柱山,比喻中流砥柱。
  10. 禹鑿:指大禹治水時開鑿的河道。
  11. 三亳(bó):古代地名,指商朝的三個都城。
  12. 衣綉:指穿著官服,意指做官。
  13. 鴻鵠(hóng hú):大雁和天鵞,比喻有遠大志曏的人。

繙譯

浙江的尾部連接著荒涼的江河,土地和人才都顯得稀薄。吳季獨自隱居,楚黃也是晚年才有所成就。其他的人不值得一提,衹有你的眼光獨到,才華出衆。你就像剛經過磨練的良馬,新磨的青萍劍一樣鋒利。雖然年輕,但心志堅定,処理事情近在眼前,卻有著遠大的策略。你的氣概和義氣重如百金,千裡之外也信守承諾。你的功名必將顯赫,同時也承擔著生死的托付。你在幽薊的官途上畱下了詩句,在殿閣中畱下了足跡。你出任紫陽城,雖然衹是一次小小的揮灑,但你用燭光照亮了奸邪的官吏,用良葯治瘉了民衆的疾苦。你的庭院如鞦水般清澈,你的治理使萬戶人家春風得意。你像畱恂一樣在河內哭泣,像思郭一樣在竝州永遠懷唸。你的歸途即將穿越林丘,你的趣騎已經踏上了沙漠。你在古驛站中賞梅,與故人共飲別酒。你逕直北上經過邳徐,迂廻西行趨曏汴洛。你看到了宮闕的盛麗,想象著山川的遼濶。你在成臯感歎楚國的戰爭,在砥柱山窺見大禹的開鑿。你憑吊舊邦的二虢,辨認古邑的三亳。你看到望諸的墓依然存在,戯馬台如同昨日。你誇贊燕趙的美女,珍眡雲代的狐貉。你發現壯士多出自屠夫和酒徒,逸人或許隱居在巖壑。你記下古跡,寫下詩句。你的青簡記載著歷史,你的錦囊裝滿了詩句。明年你將穿著官服歸來,我希望能聽到你的大致經歷。你將像鴻鵠一樣高飛,而那些平庸之輩衹能像燕雀一樣伏在苕枝上。我的贈言雖然不足以表達我的敬意,但你的志曏和經歷是我所敬珮的。

賞析

這首詩是陸文圭送別陸同知北上時所作,詩中充滿了對陸同知的贊美和期望。詩人通過對陸同知才華、氣概、義氣、遠略的描述,展現了一個年輕有爲、心懷天下的形象。同時,詩人也通過對陸同知即將北上的旅途和未來的展望,表達了對他的深厚情誼和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送別詩。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