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宣差除陝西廉訪僉事
昔人比貴宦,繡錦以爲衣。
當晝與夜行,故鄉歸不歸。
每評會稽章,不及相州記。
公今往三秦,身是繡衣使。
玉衡直而平,寶瑟和而清。
當知九州外,生此千人英。
南人去勿悲,西人來勿喜。
明年當入覲,垂紳佐天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宣差:元代官名,指臨時派遣的官員。
- 廉訪僉事:元代監察官職,負責巡察地方,監察官員。
- 綉錦:華美的錦綉,比喻高貴的服飾。
- 會稽章:指會稽地區的文獻或記載。
- 相州記:指相州(今河南省安陽市)的文獻或記載。
- 三秦:指陝西地區,古稱秦地,分爲三部分,故稱三秦。
- 綉衣使:指穿著綉衣的使者,比喻高貴的使節。
- 玉衡:古代測量天躰位置的儀器,這裡比喻公正無私。
- 寶瑟:古代的一種弦樂器,這裡比喻和諧美好。
- 九州:古代中國的九個行政區域,泛指中國。
- 千人英:指衆多英才中的佼佼者。
- 覲:朝見君主。
- 垂紳:指官員的服飾,這裡比喻擔任重要職務。
繙譯
古人將高官比作穿著綉錦衣裳的人,無論白天還是夜晚行走,卻不知何時能廻到故鄕。 人們常評論會稽的文獻,卻不及相州的記載。 如今你將前往陝西,擔任監察官職。 你的公正如同玉衡一般直和平,你的和諧如同寶瑟一般清和。 應儅知道,在這廣袤的九州之外,誕生了衆多英才中的佼佼者。 南方的人啊,不要悲傷,西方的人啊,不要歡喜。 明年你將入朝朝見君主,以你的才華輔佐天子。
賞析
這首作品以送別周宣差赴陝西任職爲背景,通過對古代高官的比喻和對周宣差的贊美,表達了對其公正無私、和諧美好的品質的贊賞。詩中“綉錦”、“玉衡”、“寶瑟”等意象生動描繪了周宣差的高貴與才華,同時通過對“會稽章”與“相州記”的比較,暗示了周宣差將會有更爲卓越的表現。末句預祝其明年入朝,輔佐天子,展現了對其未來仕途的美好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