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冬晦叔譯史歸別小詩奉餞
蒼頡制字傳羲皇,鬼神夜哭殊倉黃。
語言聲律未易下,嗟君楚產學北方。
又能經術飾吏事,筆墨豈足盡所長。
郵亭一夕飲離觴,他年富貴勿相忘。
天無烈風海波靜,白雉九譯貢越裳。
盛時努力早出仕,成誦姬旦坐明堂。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壬申: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冬晦叔: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譯史:古代官職,負責翻譯和記錄史事。
- 蒼頡:傳說中創造文字的人。
- 羲皇:即伏羲,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帝王,被認爲是文字的創造者。
- 鬼神夜哭:形容文字的創造驚動了天地鬼神。
- 殊倉黃:形容非常驚慌。
- 楚產:指出生在楚地的人。
- 經術:指經學,即儒家經典的研究。
- 飾吏事:指用經學知識來輔助處理官府事務。
- 郵亭:古代的郵驛站點,也用於送別。
- 離觴:離別的酒宴。
- 白雉:白色的雉雞,古代認爲是吉祥的象徵。
- 九譯:多次翻譯,形容遠方的貢品。
- 越裳:古代南方的國家,這裏指遠方。
- 成誦姬旦:指周公旦,周武王的弟弟,以賢能著稱。
- 坐明堂:指在朝堂上執政。
翻譯
蒼頡創造了文字,傳說是爲了羲皇,鬼神因此夜哭,顯得異常驚慌。語言和聲律並不容易掌握,我感嘆你這位楚地出生的人卻學習了北方的學問。你還能夠用經學知識來輔助處理官府事務,筆墨怎能完全展現你的才華。在郵亭舉行的一夜離別酒宴,希望你將來富貴了不要忘記我們。願天無烈風,海波平靜,遠方的白雉經過多次翻譯,貢入越裳。在盛世中努力早日出仕,像周公旦一樣坐在明堂上執政。
賞析
這首詩是陸文圭爲送別譯史冬晦叔而作,詩中表達了對冬晦叔學問和才能的讚賞,以及對其未來仕途的美好祝願。詩中運用了蒼頡制字、鬼神夜哭等典故,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底蘊。同時,通過對冬晦叔的期望,也反映了作者對國家和時代的理想。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作者的文學造詣,也體現了其對友人的深厚情誼。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
陸文圭的其他作品
- 《 送張慎與歸海陵侍養二首 》 —— [ 元 ] 陸文圭
- 《 送經之偕義齋兩舍人入燕並呈善之待制 》 —— [ 元 ] 陸文圭
- 《 挽孫石山二首 》 —— [ 元 ] 陸文圭
- 《 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於使君林取大蓮葉盛酒以簪刺葉令與柄通屈莖輪囷如象鼻焉傳吸之名碧筒杯故坡詩云 》 —— [ 元 ] 陸文圭
- 《 立冬 》 —— [ 元 ] 陸文圭
- 《 挽朱自齋總管 》 —— [ 元 ] 陸文圭
- 《 送周宣差除陝西廉訪僉事 》 —— [ 元 ] 陸文圭
- 《 馬道士爲詹仲明作柳城春色圖城門外柳樹連堤桃花夾竹小橋漁艇茅屋下有讀書人不知何處景也爲題二絕 》 —— [ 元 ] 陸文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