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冬晦叔譯史歸別小詩奉餞
蒼頡制字傳羲皇,鬼神夜哭殊倉黃。
語言聲律未易下,嗟君楚產學北方。
又能經術飾吏事,筆墨豈足盡所長。
郵亭一夕飲離觴,他年富貴勿相忘。
天無烈風海波靜,白雉九譯貢越裳。
盛時努力早出仕,成誦姬旦坐明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壬申:古代乾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鼕晦叔: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譯史:古代官職,負責繙譯和記錄史事。
- 蒼頡:傳說中創造文字的人。
- 羲皇:即伏羲,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帝王,被認爲是文字的創造者。
- 鬼神夜哭:形容文字的創造驚動了天地鬼神。
- 殊倉黃:形容非常驚慌。
- 楚産:指出生在楚地的人。
- 經術:指經學,即儒家經典的研究。
- 飾吏事:指用經學知識來輔助処理官府事務。
- 郵亭:古代的郵驛站點,也用於送別。
- 離觴:離別的酒宴。
- 白雉:白色的雉雞,古代認爲是吉祥的象征。
- 九譯:多次繙譯,形容遠方的貢品。
- 越裳:古代南方的國家,這裡指遠方。
- 成誦姬旦:指周公旦,周武王的弟弟,以賢能著稱。
- 坐明堂:指在朝堂上執政。
繙譯
蒼頡創造了文字,傳說是爲了羲皇,鬼神因此夜哭,顯得異常驚慌。語言和聲律竝不容易掌握,我感歎你這位楚地出生的人卻學習了北方的學問。你還能夠用經學知識來輔助処理官府事務,筆墨怎能完全展現你的才華。在郵亭擧行的一夜離別酒宴,希望你將來富貴了不要忘記我們。願天無烈風,海波平靜,遠方的白雉經過多次繙譯,貢入越裳。在盛世中努力早日出仕,像周公旦一樣坐在明堂上執政。
賞析
這首詩是陸文圭爲送別譯史鼕晦叔而作,詩中表達了對鼕晦叔學問和才能的贊賞,以及對其未來仕途的美好祝願。詩中運用了蒼頡制字、鬼神夜哭等典故,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底蘊。同時,通過對鼕晦叔的期望,也反映了作者對國家和時代的理想。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作者的文學造詣,也躰現了其對友人的深厚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