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鬆

老鬆如枯骸,短鬆覆兒發。 城中薪價高,斤斧不時伐。 難長虯龍姿,免藏虎豹穴。 樵童出山暮,步擔挑新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枯骸:枯乾的樹枝,像死人的骨頭。
  • 短松:小松樹。
  • 覆兒發:覆蓋著小孩的頭發,形容松樹矮小。
  • 薪價:柴火的價格。
  • 斤斧:斧頭。
  • 虯龍姿:形容樹木磐曲如龍的樣子。
  • 虎豹穴:比喻隱秘的地方。
  • 樵童:砍柴的少年。
  • 步擔:用肩膀挑著。

繙譯

老松樹像枯乾的骨頭,小松樹矮小得覆蓋著小孩的頭發。城裡的柴火價格高昂,斧頭不時地砍伐樹木。這些樹木難以長成磐曲如龍的姿態,也無法藏匿於隱秘之地。砍柴的少年在傍晚時分從山中出來,肩上挑著新月形狀的柴火。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老松與短松的對比,以及城中柴價高漲和斧頭頻繁砍伐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資源的珍眡和對人類過度開發的憂慮。詩中“老松如枯骸”與“短松覆兒發”形成鮮明對比,既展現了松樹的不同生命狀態,也隱喻了自然環境的變遷。後兩句則通過樵童的形象,暗示了人類活動對自然的影響,以及自然資源的寶貴。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作者對自然與人類關系的深刻思考。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