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朱自齋總管

郡紱雖重綰,齋銘祇自修。 陰功淮海積,遺愛浙江留。 世事桑田水,人生薤露秋。 蓋棺奚復憾,簫鼓咽原頭。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郡紱(fú):指地方官的印綬,這裏代指地方官職。
  • 綰(wǎn):系,結。
  • 齋銘:指在齋戒時所銘記的道德或行爲準則。
  • 陰功:指在暗中做的好事,積德行善。
  • 遺愛:指留下的恩澤或美德。
  • 桑田水:比喻世事變遷,如同桑田變滄海。
  • 薤(xiè)露:薤,一種植物;薤露,比喻生命的短暫和脆弱。
  • 蓋棺:指人死後的安葬,比喻事情的結束。
  • 奚復憾:何須再遺憾。
  • 簫鼓:指葬禮上的音樂。
  • 原頭:指墓地。

翻譯

雖然再次擔任了地方官職,但他的齋戒銘文只是自我修養的體現。 他在淮海地區積累了深厚的陰德,他的恩澤和美德留在了浙江。 世事如桑田滄海般變遷,人生卻如薤露般短暫而脆弱。 當生命結束,安葬之後,何須再有遺憾,葬禮上的簫鼓聲在墓地迴盪。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朱自齋總管的深切哀悼和對其一生功德的讚頌。詩中,「郡紱雖重綰,齋銘祇自修」展現了朱自齋在官職之外,更注重個人品德的修養。而「陰功淮海積,遺愛浙江留」則凸顯了他在任期間對地方的深遠影響和留下的恩澤。後兩句「世事桑田水,人生薤露秋」以世事變遷和人生短暫作對比,強調了生命的無常。結尾「蓋棺奚復憾,簫鼓咽原頭」則以葬禮的場景,寄託了對逝者的無盡哀思和對其一生無憾的肯定。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