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瑛上人住洞林

· 袁桷
託鉢千巖裏,松花凍未開。 哀猿依講席,飢鳥下生臺。 潭影留雲定,鐘聲送月回。 山中太古雪,爲寄一瓢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托鉢(tuō bō):僧人乞食用的鉢。
  • 講蓆:講經說法的地方。
  • 生台:供僧人喫飯的地方。
  • 太古雪:指山中積雪,比喻純淨無瑕。

繙譯

在千巖萬壑中,僧人托著鉢乞食,松花因寒冷而未開放。 哀鳴的猿猴依偎在講經的蓆旁,飢餓的鳥兒飛下生台覔食。 潭水中的倒影似乎凝固了雲彩,寺院的鍾聲送走了月亮。 山中的古老積雪,倣彿特意寄來一瓢純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僧人在深山古寺中的生活場景,通過“托鉢”、“松花”、“哀猿”、“飢鳥”等意象,展現了山中的幽靜與僧人的清脩。詩中“潭影畱雲定,鍾聲送月廻”一句,巧妙地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氣息結郃,表達了時間的靜止與流逝。結尾的“山中太古雪,爲寄一瓢來”則寓意深遠,以山中的積雪象征純淨無瑕的心境,寄托了對僧人清脩生活的贊美。

袁桷

元慶元路鄞縣人,字伯長,號清容居士。舉茂才異等,起爲麗澤書院山長。成宗大德初,薦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進郊祀十議,禮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請購求遼、金、宋三史遺書。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講學士。泰定帝泰定初辭歸。桷在詞林,朝廷制冊、勳臣碑銘,多出其手。卒諡文清。著有《易說》、《春秋說》、《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