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吟

除夕既除春夕饒,焚香高拱度春宵。風出江聲波發船,長歌顧影一悽然。 歌已歇,轉悲吟。空有曲,孰關心。心不同,曲徒工。餘此調,入江流。 江流終相和,知音錯向人間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除夕:中國農曆年的最後一天,即春節前夜。
  • 春夕:春天的夜晚。
  • 焚香:點燃香料,常用於宗教或冥想活動。
  • 高拱:高高地拱手,表示尊敬或冥想時的姿勢。
  • 悽然:形容心情悲傷。
  • 悲吟:悲傷地吟詠。
  • 知音:理解自己的人,特指理解音樂或詩歌的人。

翻譯

在除夕之夜過去後,春天的夜晚顯得格外豐富,我點燃香料,高高地拱手,度過這個春天的夜晚。風從江面吹來,波濤拍打着船隻,我長聲歌唱,看着自己的影子,感到一陣悲傷。

歌聲停止後,我轉爲悲傷地吟詠。雖然有曲調,但誰能真正關心呢?我們的心意不同,曲調再美也徒勞。我剩下的這些曲調,只能隨江流而去。

江流最終會相和,但我卻錯誤地在人間尋找知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春夜中的孤獨與哀愁。通過「焚香高拱」和「風出江聲波發船」等意象,營造出一種靜謐而淒涼的氛圍。詩人的歌聲和吟詠,表達了他對知音難尋的感慨,以及對人生孤獨的深刻體驗。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命運的深刻思考。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