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挾改數字不得者再吟二律

汝南每月頓更題,嶺國千年那可齊。 舊墨新朱非偶見,大書小略莫三迷。 吳競數字終難改,孫盛春秋獨自攜。 一任時心工射蜮,不妨神鬼共然犀。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汝南:地名,今河南省汝南縣一帶。
  • 頓更題:突然改變題目或內容。
  • 嶺國:指邊遠地區或少數民族地區。
  • 舊墨新朱:指舊的文字和新的批註。
  • 大書小略:指重要的書籍和簡略的筆記。
  • 三迷:多次迷失方向或思路。
  • 吳競:人名,可能指某個堅持原則的人。
  • 孫盛春秋:指孫盛所著的《春秋》,這裏可能比喻爲重要的著作或原則。
  • 射蜮: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害蟲,比喻誹謗或攻擊。
  • 然犀:點燃犀牛角以照明,比喻洞察事物真相。

翻譯

在汝南,每個月都會突然改變題目,而在邊遠的嶺國,千年之久又怎能與之相比。舊的文字和新的批註並非偶然出現,重要的書籍和簡略的筆記不應多次迷失方向。吳競堅持的幾個數字最終難以改變,孫盛的《春秋》則獨自攜帶。任由時人心思工於誹謗攻擊,也不妨礙神鬼洞察事物真相。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汝南與嶺國的不同,表達了作者對於堅持原則和真理的重視。詩中「舊墨新朱」與「大書小略」的對比,強調了知識傳承與個人理解的重要性。後兩句則通過「吳競」和「孫盛春秋」的典故,展現了即使在面對外界的誤解和攻擊時,也應堅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則。最後一句以「然犀」作結,寓意深刻,表達了洞察事物真相的決心和能力。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