勖今

外物欣己,亦念吾廬。 徂春及冬,庭扉自如。 棲無風雨,出亦馬車。 見華則悅,先賢戒子。 戰勝何日,逝敢躊躇。 既觀天與,復溯人初。 繇路居宅,孰爲譭譽。 功崇惟積,業墜惟疏。 其日其月,歲不我徐。 誰能壯老,獨費居諸。 幸甚勖今,勉足澄餘。 無怠無偷,僅不生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xù):勉勵。
  • (cú):過去,流逝。
  • (fēi):門。
  • (yóu):由,從。
  • 居宅:居住的地方,這裏指生活狀態。
  • :積累。
  • 業墜:事業失敗。
  • :疏忽,不注意。
  • 壯老:壯年與老年,這裏指人生的不同階段。
  • 居諸:居住,生活。
  • 澄餘:澄清,淨化。
  • (dài):懶惰。
  • (tōu):偷懶,不勤奮。

翻譯

外物雖然令人欣喜,但也要珍惜自己的家。 從春天到冬天,我的家門始終如一。 居住之處不受風雨侵擾,外出則有馬車代步。 看到繁華的事物會感到愉悅,但先賢告誡我們要警惕。 何時能戰勝內心的慾望,不敢有所猶豫。 既觀察自然的變化,又回顧人的本源。 從道路到居住的地方,什麼是值得讚譽或批評的。 功績的崇高在於積累,事業的失敗在於疏忽。 日月如梭,歲月不等人。 誰能永遠年輕,獨自不費心於生活。 幸好現在勉勵自己,努力澄清餘下的時光。 不懶惰,不懈怠,只是不讓自己空虛。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深刻思考和自我勉勵。詩中,作者通過對自然和人生的觀察,強調了珍惜現有生活、不斷自我提升的重要性。他提醒自己不要被外界的繁華所迷惑,而應專注於個人的修養和積累。詩的最後,作者以自我勉勵的語氣,表達了對未來的積極態度,鼓勵自己不懈怠、不懶惰,保持內心的澄清和充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明代文人的內省和自我激勵的精神風貌。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