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焦弱侯老師使樑因之楚訪李宏甫先生

丹書早發鳳凰樓,楊柳青除滿陌頭。 征馬晚嘶樑苑月,孤帆晴指洞庭秋。 蓮開白社來陶令,瓜熟青門謁故侯。 自笑兩家爲弟子,空於湖海望仙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丹書:古代用硃筆記錄的文冊,這裏指重要的文書或命令。
  • 鳳凰樓:古代宮中的樓閣,象徵着高貴和重要。
  • 梁苑:指梁國的園林,這裏泛指梁國。
  • 洞庭:洞庭湖,位於湖南省北部,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
  • 白社:指隱居的地方,這裏可能指李宏甫的隱居地。
  • 青門:古代長安城門名,這裏泛指都城。
  • 陶令:指陶淵明,東晉時期的著名隱士和詩人。
  • 故侯:指已經退位的貴族或官員。
  • 湖海:泛指江湖,這裏指廣闊的世界。
  • 仙舟:指仙人乘坐的船,這裏比喻李宏甫的高潔和超脫。

翻譯

紅色的文書早早地從鳳凰樓發出,楊柳青青已經遍佈田間小路。 遠行的馬在梁國的月光下晚晚嘶鳴,孤獨的帆船在晴朗的日子裏指向洞庭湖的秋色。 蓮花盛開的地方,我來到了陶淵明般的隱居之地,瓜果成熟的青門,我拜訪了退位的貴族。 自嘲地笑自己,作爲兩位的弟子,卻只能在江湖中遙望那仙人般的舟船。

賞析

這首詩是袁宏道送別焦弱侯出使梁國,並順道訪問李宏甫的作品。詩中通過描繪旅途中的景色和情感,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祝福和對隱士生活的嚮往。詩中「丹書早發鳳凰樓」展現了出發的莊重與重要,「孤帆晴指洞庭秋」則描繪了旅途的孤寂與遼闊。末句「自笑兩家爲弟子,空於湖海望仙舟」則透露出詩人對隱逸生活的羨慕和對友人遠行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情感世界。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