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湖舟曉望追和張曲江彭蠡湖上作
清晨觀湖理,洪流何泱泆。
中望合遙煙,就光惟曉日。
匯納百川情,溟泓得休逸。
連勢沒諸山,坐見蒙泉一。
行雲覓故居,從瀾無定術。
獨許匡廬峯,配臨千仞出。
高廣蓋相宜,淵天可微悉。
傳語衆丘陵,波濤各共恤。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孟夏:初夏,指農曆四月。
- 湖舟:湖中的船。
- 曉望:清晨遠望。
- 追和:追憶並和詩。
- 張曲江:張九齡,唐代著名詩人,曾任曲江令。
- 彭蠡湖:即鄱陽湖,中國最大的淡水湖。
- 洪流:大水流。
- 泱泆(yāng yì):水勢浩大的樣子。
- 合遙煙:與遠處的煙霧相融合。
- 就光:靠近光明。
- 溟泓:深廣的水面。
- 休逸:安逸,悠閒。
- 蒙泉:指山中的泉水。
- 行雲:流動的雲。
- 匡廬峯:廬山的主峯。
- 配臨:相配並立。
- 千仞:形容山峯極高。
- 高廣:高大廣闊。
- 淵天:深淵與天空。
- 微悉:微妙而清晰。
- 傳語:傳達話語。
- 衆丘陵:衆多的山丘。
- 共恤:共同體恤。
翻譯
初夏的清晨,我在湖中的船上整理思緒,眼前是浩大的水流。遠望,湖水與遠處的煙霧融爲一體,只有靠近光明的地方纔能看到湖光。湖水匯聚了百川的情感,深廣的水面顯得安逸悠閒。湖水連綿不絕,淹沒了周圍的羣山,只見到山中的泉水。流動的雲似乎在尋找它的故居,隨着波瀾起伏不定。只有廬山的主峯,高聳入雲,與千仞山峯相配並立。山的高大廣闊與深淵天空相映成趣,微妙而清晰。我傳達話語給衆多的山丘,希望它們共同體恤波濤的起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初夏清晨湖上的景色,通過洪流、遙煙、曉日等自然元素,展現了湖光山色的壯麗與寧靜。詩中「匯納百川情,溟泓得休逸」表達了湖水的包容與安詳,而「獨許匡廬峯,配臨千仞出」則突出了廬山的雄偉。結尾的「傳語衆丘陵,波濤各共恤」則寄寓了對自然的敬畏與和諧共處的願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對生命哲理的思考。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太宗 》 —— [ 明 ] 郭之奇
- 《 空山十首 其三 山有泉 》 —— [ 明 ] 郭之奇
- 《 閱邸抄見晉中聞喜沁原等縣開立人市至父子夫妻相食又豫中南陽母子相食隨奉明綸前後發御前銀五萬餘遣使星夜解 》 —— [ 明 ] 郭之奇
- 《 金陵雪月仲春夜坐邀我不寐也冰幾韻之 》 —— [ 明 ] 郭之奇
- 《 八章朱磯 》 —— [ 明 ] 郭之奇
- 《 古歌 》 —— [ 明 ] 郭之奇
- 《 登滕王閣步丘瓊山南昌第一樓之韻三首 》 —— [ 明 ] 郭之奇
- 《 對春鳥有感十首 其六 》 —— [ 明 ] 郭之奇
相关推荐
- 《 實弟以詩來督作會文又因太原侄寄聲欲作不速此文人狂客所爲非素所望也今以五絕奉寄雖小阻高興若能從而繹之則 》 —— [ 宋 ] 胡宏
- 《 四月仙誕日友人昆弟集我蕭齋琴酒間作有倡斯和 》 —— [ 明 ] 皇甫汸
- 《 初夏出遊三首 》 —— [ 宋 ] 陸游
- 《 高陽臺 · 初夏有懷 》 —— [ 清 ] 鄧瑜
- 《 馮庵移居穿虹濱以詩賀之是日四月八也 其四 》 —— [ 清 ] 林旭
- 《 憶江南 · 初夏九詠,和劉蔚園 》 —— [ 清 ] 陸震
- 《 初夏詠 》 —— [ 宋 ] 彭汝礪
- 《 初夏六首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