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懷
憶昔小學歲,涉獵經史通。
垂髫應茂選,總角餼庠宮。
矢志天人策,稱心詞賦雄。
弱冠登賢籍,春秋動雲風。
自知方幼學,欣獲窺祕中。
罄折披良友,卓犖向羣公。
孜孜明今古,矻矻考污隆。
忽忘身貧賤,謂可致微躬。
藜燈空六載,宣室渺宸楓。
一朝辭磚影,香署日匆匆。
不悲聲名闇,方驚夙夜衷。
伊餘聞在昔,趨時道不同。
離羣應見異,迷寵自當窮。
深懷進退谷,恃此寸心馮。
逢人雖局蹐,省志自衝融。
所求惟反鵠,誰敢復書空。
忽念鉛刀割,還收折臂功。
諒生明盛日,庶不重昏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垂髫(chuí tiáo):指童年或兒童時期。
- 餼庠宮(xì xiáng gōng):古代指供給學宮的食物,這裏指在學宮學習。
- 天人策:指關於天道和人道的學問。
- 詞賦雄:指文辭雄壯,才華橫溢。
- 賢籍:指被列入賢人名冊。
- 春秋動雲風:比喻時代變遷,風雲變幻。
- 祕中:指深奧的學問或祕密。
- 罄折:指盡其所有,毫無保留。
- 卓犖(zhuó luò):卓越,突出。
- 矻矻(kū kū):勤奮不懈的樣子。
- 污隆:指世道的盛衰。
- 藜燈:指簡陋的燈火,比喻清貧的生活。
- 宣室:指皇帝的宮室。
- 渺宸楓:指皇帝的恩寵遙遠。
- 香署:指官署,官府。
- 夙夜衷:指日夜的心思。
- 進退谷:比喻人生的選擇和困境。
- 寸心馮:指內心的依靠。
- 局蹐(jú jí):小心謹慎的樣子。
- 衝融:指心胸開闊,氣度不凡。
- 反鵠:指回歸本心,追求高尚的目標。
- 鉛刀割:比喻微小的力量也能發揮作用。
- 折臂功:比喻通過努力獲得的成功。
- 明盛日:指光明繁榮的時代。
- 重昏終:指再次陷入黑暗或困境。
翻譯
回憶起小學時光,那時涉獵經史已經通曉。童年時被選入學宮,少年時享受學宮的供給。立志研究天道人道,文辭才華橫溢。二十歲時登上賢人名冊,春秋時代的風雲變幻。自知還在幼學階段,欣喜地窺探深奧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向良友學習,向羣公展示卓越。勤奮不懈地考察世道的盛衰,忽然忘記了自己的貧賤,認爲自己可以有所作爲。簡陋的燈火照亮了六年,皇帝的恩寵卻遙不可及。一天辭別了磚影,官署的日子匆匆忙忙。不悲嘆聲名不顯,卻驚訝於日夜的心思。我聽說在古代,追求的道路不同。離羣索居應該有所不同,迷戀寵愛自然會走到盡頭。深感人生的選擇和困境,依靠內心的堅持。雖然遇到人時小心謹慎,但心胸開闊,氣度不凡。所追求的是迴歸本心,追求高尚的目標,誰還敢空談呢?忽然想到即使微小的力量也能發揮作用,還是收起了通過努力獲得的成功。相信生在光明繁榮的時代,或許不會再次陷入黑暗或困境。
賞析
這首作品回顧了作者從小學到成年的學習經歷和心路歷程,表達了對學問的追求和對未來的希望。詩中,「垂髫應茂選,總角餼庠宮」描繪了作者童年時的學習環境,而「矢志天人策,稱心詞賦雄」則展現了他對學問的執着和才華。通過「罄折披良友,卓犖向羣公」等句,可以看出作者在學問上的勤奮和追求卓越的態度。最後,詩中的「忽念鉛刀割,還收折臂功」和「諒生明盛日,庶不重昏終」則表達了對未來的樂觀和對個人努力的肯定。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學問和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