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行二首樂府
紅花初豔白花飛,每疑春色護紅輝。白花飛盡紅花稀,春色無聊自渴飢。
不聞春色解歔欷,頗怪花顏別瘦肥。花開春已至,春爲花主共依依。
花落春將去,花無春伴獨何歸。春去春來若見幾,花開花落恨知希。
雒水津頭悲遊子,沉香亭畔念嬌妃。多情細雨分朝靄,作意輕風網夕暉。
眼看春色在春扉,將殘未殘百片菲。燕泥空思碧緗幃,蝶粉難粘浮墜衣。
風光從我莫依違,暫時相賞孰相非。我能舉筆向春揮,青帝東門日正晞。
盡收紅白萬花馡,肯令三春笑客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歔欷 (xū xī):歎息聲。
- 雒水 (luò shuǐ):古代河流名,今洛河。
- 緗幃 (xiāng wéi):淺黃色的帳幕。
- 青帝 (qīng dì):古代神話中的東方之神,春季的代表。
- 馡 (fēi):香氣。
繙譯
紅花初開,白花飄落,我常懷疑春色是爲了保護紅花的煇光。白花飄盡,紅花稀少,春色顯得無聊,讓人感到飢渴。
聽不到春色解開歎息,我頗感奇怪花顔爲何有瘦有肥。花開時春已至,春與花相互依存。
花落時春將離去,花無春相伴,獨自何去何從。春去春來,若有所見,花開花落,遺憾知多少。
在雒水渡頭,我爲遊子感到悲傷,在沉香亭邊,我思唸著嬌妃。多情的細雨分隔了朝霞,故意的輕風網住了夕陽。
眼看春色在春門前,將殘未殘,百片花瓣。燕子空思在碧色的帳幕中築巢,蝴蝶的粉末難以粘附在浮動的衣裳上。
風光隨我,莫違心意,暫時訢賞,誰是誰非。我能擧筆曏春揮灑,青帝在東門,日正初陞。
盡收紅白萬花之香,豈能讓三春笑我微不足道。
賞析
這首作品以春花爲媒介,抒發了對春光易逝、花開花落的感慨。詩中,“紅花初豔白花飛”與“白花飛盡紅花稀”形成鮮明對比,描繪了春色的變化無常。通過“春去春來若見幾,花開花落恨知希”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無奈和對美好事物消逝的遺憾。詩末“盡收紅白萬花馡,肯令三春笑客微”則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珍惜與對自我價值的肯定。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細膩,表達了詩人對春天和生命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