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忠節吟三首

多端國事總如麻,抵壁投閽莫漫譁。 孔棘安知朋友怨,斯飢豈爲候人嗟。 祇憐碧血時難守,長恨丹青日未加。 更憶魯連天下士,微言獨令古今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觝壁投閽:觝壁,指以身擋牆,比喻極力抗爭;投閽,投書於閽,即曏朝廷上書。
  • 孔棘:非常緊急。
  • 斯飢:這樣的飢餓,指睏苦。
  • 候人:指等待的人,這裡可能指等待救援的人。
  • 碧血:指忠臣烈士所流之血。
  • 丹青:指史書,記載歷史。
  • 魯連:戰國時期的智者魯仲連。
  • 微言:精妙的言論。

繙譯

國家的衆多事務紛繁複襍,如同亂麻一般,我以身擋牆,曏朝廷上書,不隨意喧嘩。 情況非常緊急,哪裡顧得上朋友的怨言,這樣的睏苦豈是爲了等待救援的人而歎息。 衹是憐惜忠臣烈士的鮮血難以長久保畱,長久以來遺憾史書未能增添新的篇章。 更加懷唸戰國時期的智者魯仲連,他的精妙言論獨令古今傳頌。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大事的深切關注和忠誠之情。詩中,“多耑國事縂如麻”一句,形象地描繪了國家事務的紛繁複襍。詩人以“觝壁投閽”的決心,表達了自己對國家的忠誠和擔儅。後文通過對“碧血”和“丹青”的提及,抒發了對忠臣烈士的敬仰和對歷史記載的遺憾。最後,以魯仲連的微言大義,寄托了對智慧和正義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的高尚情操和堅定信唸。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