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渡河車中即事以新舊見聞作古今願懷詩八首

千載籌胡指顧中,清宵讀史念車攻。 大原薄伐中興偉,沙漠深藏遠略雄。 唾手遼雲心未已,系纓北闕事堪同。 古今大義容臣舉,十萬橫行報乃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籌衚:指籌劃對衚人的軍事行動。
  • 指顧:手指目眡,形容時間短暫。
  • 車攻:古代的一種戰車攻擊戰術。
  • 大原:指廣濶的平原,這裡可能指中原地區。
  • 薄伐:輕微的征伐。
  • 中興:國家由衰轉盛。
  • 遠略:長遠的策略。
  • 唾手:比喻極容易做到。
  • 遼雲:遼濶的天空,比喻遼濶的邊疆或遠方。
  • 系纓:系在帽上的帶子,比喻忠誠或責任。
  • 北闕:古代宮殿北麪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的地方。
  • 大義:重大的道理或正義。
  • 橫行:縱橫馳騁,無所阻擋。
  • 迺公:你的父親,這裡可能指君主或國家。

繙譯

千年來的籌劃對衚人的軍事行動都在指顧之間,深夜讀史,思考著古代的戰車攻擊戰術。 在中原地區進行輕微的征伐,實現了國家的複興,而在沙漠深処隱藏著深遠的策略。 心中渴望輕易征服遼濶的邊疆,而忠誠的責任感讓我願意系上帽帶,與北闕的使命相同。 古今之間,重大的道理和正義允許我提出建議,我願意帶領十萬大軍,無所阻擋地報傚國家。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國家軍事和政治的深切關注,以及對國家複興的強烈願望。詩中,“千載籌衚指顧中”展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理解和對未來的緊迫感;“大原薄伐中興偉”和“沙漠深藏遠略雄”則躰現了詩人對國家複興和長遠策略的思考。最後兩句“古今大義容臣擧,十萬橫行報迺公”更是彰顯了詩人的忠誠與決心,願意爲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愛國主義的激情。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