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之東四章章二十句

亭之西,碧岫齊。秋素景,泛前溪。雲光落,露華低。幽人釣,隱士犁。 與漻泬,共荒畦。畦中人,孰可攜。榛山出,苓隰迷。思彼美,西方兮。 樂莫樂,心所題。悲莫悲,意所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漻泬(liáo jué):形容水清而深。
  • 荒畦(huāng qí):荒蕪的田地。
  • 榛(zhēn):一種灌木,果實可食用。
  • 苓隰(líng xí):苓草生長在低溼之地。
  • 刲(kuī):割,這裏指割捨。

翻譯

亭子的西邊,碧綠的山峯整齊排列。秋天的素雅景色,映在前方的溪水中。雲的光影落下,露水低垂。幽靜的人在釣魚,隱士在耕田。與清澈深邃的水相伴,共同耕作那荒蕪的田地。田中的人,誰能與我攜手。從榛樹叢中走出,在苓草叢生的溼地迷失。思念那美麗的地方,是西方的方向。快樂莫過於此,是我心中的題記。悲傷莫過於此,是我心中的割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秋日田園的寧靜畫面,通過「亭之西」、「秋素景」等詞句,展現了自然的美麗和寧靜。詩中「幽人釣,隱士犁」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的親近。末句「樂莫樂,心所題。悲莫悲,意所刲」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波動,既有對自然美景的欣賞,也有對人生悲喜的深刻體驗。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