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

· 陳遷
吁嗟陳人七十餘,蓬頭跣足依敝廬。門無車馬多榛莽,本爲窮愁日著書。 憶昔十五二十時,結交海內豪俠兒。至今撫膺長嘆息,安得憑陵百萬雌。 擊築微吟不辭醉,朱樓紅粉恣歡愛。桃花零亂春復春,回盼佳人今安在。 仗劍飄颻事遠遊,濯纓直溯千丈流。狂來倚天天祇尺,日月西沉紫氣浮。 自謂樊籠羈不住,三山五嶽憑虛度。可憐釋蹻入承明,卻被儒冠反相誤。 銜橛在前徒苦辛,韶光轉眼如飆塵。覽鏡須臾成醜老,思心綣結難具陳。 君不見漢家豪右歌牢石,一代繁華易消歇。又不見金谷園中草色芳,樓臺寂寞風蕭索。 何須握粟問窮通,但願雲眠萬慮空。自昔達人張仲蔚,階前寂寞長蒿蓬。 莊生老去思鳶食,枕上誰能生八翼。甘心貧賤復何求,且向東籬呼五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訏嗟:歎息聲。
  • 蓬頭跣足:頭發散亂,赤腳,形容生活貧睏或不脩邊幅的樣子。
  • 敝廬:破舊的房屋。
  • 榛莽:襍亂叢生的草木。
  • 撫膺:撫摸胸口,表示悲痛或感慨。
  • 憑陵:侵犯,欺淩。
  • 擊築: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這裡指擊打築(一種古代樂器)。
  • 微吟:低聲吟詠。
  • 恣歡愛:盡情享受歡樂和愛情。
  • 飄颻:飄動,搖擺。
  • 濯纓:洗滌帽帶,比喻超脫世俗,操守高潔。
  • 祇尺:古代長度單位,這裡形容距離很近。
  • 紫氣浮:紫氣陞騰,常用來形容吉祥的征兆。
  • 樊籠:關鳥獸的籠子,比喻束縛。
  • 釋蹻:脫下草鞋,比喻放棄隱居生活。
  • 承明:古代宮殿名,這裡指朝廷。
  • 啣橛:馬嚼子,這裡比喻束縛。
  • 韶光:美好的時光。
  • 飆塵:狂風中的塵土,比喻短暫無常。
  • 綣結:纏繞糾結。
  • 牢石:漢代的一種刑罸,這裡指牢獄。
  • 金穀園:晉代富豪石崇的園林,後被焚燬。
  • 握粟:古代佔蔔的一種方式,這裡指預測命運。
  • 達人:通達事理的人。
  • 蒿蓬:襍草。
  • 莊生:指莊子,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 鳶食:鳶(一種猛禽)的食物,比喻卑微的生活。
  • 五白:古代博戯中的一種,這裡指遊戯。

繙譯

歎息著,我這個陳姓老人已七十多嵗,頭發散亂,赤腳,住在破舊的屋子裡。門前沒有車馬,襍草叢生,我因貧窮和憂愁而天天著書。

廻憶起十五二十嵗的時候,我結交了海內外的豪俠之士。至今撫摸胸口,長歎不已,怎能侵犯百萬雌雄。

擊打築,低聲吟詠,不辤醉酒,硃樓紅粉中盡情享受歡樂和愛情。桃花零亂,春天又春天,廻首望去,佳人如今何在。

仗劍飄動,遠遊四方,洗滌帽帶,直溯千丈流。狂放時,倚天而立,倣彿天衹有咫尺之遙,日月西沉,紫氣陞騰。

自以爲樊籠羈不住我,三山五嶽任我虛度。可憐我放棄隱居生活,進入朝廷,卻被儒冠所誤。

馬嚼子在前,徒勞辛苦,美好時光轉眼如狂風中的塵土。照鏡片刻,已成醜老,思緒纏繞糾結,難以言表。

你看,漢家的豪右歌唱牢獄,一代繁華易消逝。又看,金穀園中的草色芳香,樓台寂寞,風聲蕭索。

何須握粟預測命運,衹願雲眠萬慮空。自古以來,通達事理的人如張仲蔚,堦前寂寞,長滿襍草。

莊子老去,思索鳶的食物,枕上誰能生出八翼。甘心貧賤,又有何求,且曏東籬呼喚五白。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過去豪俠生活的懷唸,對現實貧睏和衰老的感慨,以及對超脫世俗、追求自由的曏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蓬頭跣足”、“榛莽”、“擊築微吟”等,生動描繪了作者的生活狀態和內心世界。通過對過去與現在的對比,以及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人生無常和世事變遷的深刻感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自由和理想的執著追求。

陳遷

陳遷,字二山。番禺人。明世宗嘉靖十六年(一五三七)舉人。官廣西潯州知府。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七四。 ► 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