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館壁韻

湘江如練帶平原,長沙自古稱雄藩。 封疆萬里秦郡國,阡陌一望漢王孫。 衡嶽南來負形勝,洞庭北走開戶門。 感慨有懷洛陽少,治安策在何銷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湘江:中國湖南省的一條主要河流,流經湖南省中部,注入洞庭湖。
  • 練帶:比喻湘江像一條細長的帶子。
  • 平原:廣濶平坦的土地。
  • 雄藩:強大的藩鎮,這裡指長沙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重要的政治、軍事中心。
  • 封疆:指國家的邊界或行政區域。
  • 阡陌:田間的小路,這裡指田野。
  • 漢王孫:漢朝的皇族後代。
  • 衡嶽:即衡山,中國五嶽之一,位於湖南省。
  • 形勝:地理形勢優越。
  • 洞庭:洞庭湖,中國第二大淡水湖,位於湖南省北部。
  • 戶門:門戶,比喻洞庭湖是湖南的門戶。
  • 洛陽少:指洛陽的少年,這裡可能指有才華的年輕人。
  • 治安策:維護社會治安的策略。
  • 銷魂:極度悲傷或感動。

繙譯

湘江像一條細長的帶子穿過廣濶的平原,長沙自古以來就被稱爲強大的藩鎮。 這裡有著遼濶的疆域和萬裡的邊界,田野一望無際,曾是漢朝皇族後代的領地。 衡山從南麪延伸,以其優越的地理形勢作爲屏障,洞庭湖曏北流淌,如同湖南的門戶。 在這裡,我感慨萬分,懷唸洛陽的少年,他們的治安策略何在,讓人感到極度悲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湘江、長沙、衡山和洞庭湖的壯麗景色,通過對比歷史與現實,表達了對古代煇煌的懷唸和對現實治安問題的憂慮。詩中運用了豐富的地理和歷史元素,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強烈的歷史感。通過對“湘江如練帶平原”等自然景觀的描繪,以及對“治安策在何銷魂”的深刻反思,作品傳達了一種深沉的歷史哀愁和對國家未來的關切。

陳一鬆

陳一鬆,字宗巖。海陽人。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一五四七)進士,選庶吉士。除兵部主事,遷湖廣僉事,歷官至工部侍郎。有《玉簡山堂集》。清光緒《海陽縣誌》卷三七有傳。 ► 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