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八事春草

鳥性悅山光,山光亦同鳥。 氤氳交萬物,氣類何紛擾。 其中惟羽族,所向宜縹緲。 豈不均異姿,清濁殊昏暸。 濁者攖世塵,清者懷孤矯。 鴻冥必漸磐,鵬怒方垂表。 緬彼逍遙遊,一往誰能了。 山經所未及,舍大姑徵小。 嚶嚶出自幽,燕燕飛於杳。 嗟茲二物微,天涯共夕曉。 乘時作好音,獨與春山繞。 山鳥日欣欣,君子毋心悄。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氤氳(yīn yūn):形容煙或雲氣濃郁。
  • 紛擾:紛亂,混亂。
  • 羽族:指鳥類。
  • 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 昏暸:昏暗不明。
  • 鴻冥:指高遠的天空。
  • 鵬怒:指大鵬展翅的雄壯景象。
  • 逍遙遊:自由自在地遊玩。
  • 嚶嚶:鳥鳴聲。
  • 燕燕:燕子的叫聲。

翻譯

鳥兒在春山中歡快地鳴叫,山光也似乎因鳥兒的歡悅而更加明媚。萬物在氤氳的氣息中交織,各種氣息紛亂而複雜。其中,鳥類總是顯得那麼縹緲,不似其他生物那般清晰。雖然它們各有不同的姿態,但清濁之間仍有昏暗不明的區別。濁者被塵世所困,清者則懷抱着孤傲和矯健。鴻鵠高飛必經磐石,大鵬展翅則顯露出雄壯。遙想那自由自在的遊玩,一去不復返,誰能明瞭其中的深意?山中的經歷未曾提及,捨棄大的而追求小的。幽深之處傳來嚶嚶的鳥鳴,燕子在遠處飛翔。感嘆這兩種微小的生物,無論天涯何處,都共享着朝夕。它們乘着時機發出美妙的音聲,獨自與春山環繞。山鳥日日欣欣向榮,君子不必憂心忡忡。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春山中鳥兒的歡快與山光的明媚,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諧之美的讚美。詩中,「氤氳交萬物」一句,以氤氳的氣息形容自然的神祕與複雜,而「羽族」則以其縹緲的特性,象徵着超脫塵世的自由與高遠。詩的後半部分,通過對「鴻冥」與「鵬怒」的描繪,進一步強化了這種超脫與自由的意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逍遙自在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