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乙未: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具體對應到公曆哪一年需要根據歷史年表查詢。
- 除夕:農曆年的最後一天,即春節前夜。
- 稽古:研究古代的事物或文獻。
- 漫吟:隨意吟詠,即興作詩。
- 五律:五言律詩,每句五個字,共八句,遵循一定的平仄和韻律規則。
- 蒿目:蒿草的眼睛,比喻目光短淺。
- 編摩:編輯和校對。
- 禹陰:禹的陰影,指禹的功績和影響。
- 湯日:商湯的日子,指商湯的功績和影響。
- 寤歌:醒着唱歌,指清醒時的思考和表達。
- 驪珠:傳說中的寶珠,比喻珍貴的事物。
- 駒隙:比喻時間短暫,如白駒過隙。
翻譯
歲月已晚,暮年的思緒愈發繁多,老病相伴,似乎有些苛刻。 目光短淺地探索着千秋的貢獻,將思緒付諸筆端,進行編輯和校對。 繼承禹的功績,無時無刻不在努力,商湯的日新月異,讓人在清醒時不斷歌頌。 此時此刻,我獨自採集着珍貴的思想,人間的時間如白駒過隙,匆匆而過。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乙未年除夕之夜的感慨。詩中,「歲雲暮矣暮懷多」直接抒發了歲月流逝、老病纏身的無奈與感慨。後文通過對「禹陰」、「湯日」的提及,展現了作者對古代偉人功績的敬仰與繼承的決心。結尾的「驪珠」與「駒隙」則巧妙地比喻了珍貴思想與短暫時間的對比,強調了珍惜時光、努力創作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歷史、對時間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