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浮丘臺

澗戶靈泉閉泬寥,仙人樓閣五雲遙。 昆丘望去珠爲樹,蓬島移來玉作橋。 往日丹砂無客覓,他時黃鶴待誰招。 飛雲亦有升真路,縹緲如逢絳節朝。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澗戶:山澗旁的居所。
  • 靈泉:指有神奇功效的泉水。
  • 泬寥(jué liáo):空曠清朗的樣子。
  • 五雲:五彩祥雲,常用來形容仙境。
  • 昆丘:即崑崙山,傳說中的仙山。
  • 蓬島:即蓬萊,傳說中的仙島。
  • 黃鶴:傳說中的仙鳥,常與仙人相伴。
  • 縹緲:形容隱約、模糊的樣子。
  • 絳節:紅色的符節,古代用作信物,這裏指仙人的信物。

翻譯

山澗旁的居所,神奇的泉水靜靜流淌,仙人的樓閣在五彩祥雲的映襯下顯得遙遠。從崑崙山望去,珍珠般的樹木排列,蓬萊仙島移來的玉石搭建成了橋樑。往日裏尋找不到的丹砂,將來黃鶴等待着誰來召喚。飛雲中也有通往仙境的路,隱約間彷彿遇到了仙人手持紅色符節的朝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日登高遠眺的仙境景象,通過對「澗戶靈泉」、「仙人樓閣」、「昆丘」、「蓬島」等意象的描繪,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神祕莫測的氛圍。詩中「往日丹砂無客覓,他時黃鶴待誰招」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的嚮往和對現實世界的超脫。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仙境的無限遐想和嚮往之情。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