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八景石門返照

江上日煙雨,禪林渺何許。 磬聲時一聞,不見僧行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羊城:廣州的別稱。
  • 八景:指廣州的八個著名景點。
  • 石門:廣州的一個地名,也是八景之一。
  • 返照:夕陽的餘暉。
  • 區大相:明代詩人。
  • 禪林:指寺廟,這裡特指石門附近的寺廟。
  • 磬聲:寺廟中敲擊磬發出的聲音。

繙譯

在廣州的羊城八景之一,石門,夕陽的餘暉下, 我站在江邊,四周彌漫著菸雨, 那禪意的林木,在何処隱匿? 偶爾能聽到遠処寺廟傳來的磬聲, 卻看不見僧侶們行走的蹤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廣州石門在夕陽餘暉中的景象,通過菸雨、禪林、磬聲等元素,營造出一種朦朧而神秘的氛圍。詩人通過對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對自然與宗教和諧共存的曏往,以及對隱逸生活的渴望。詩中的“不見僧行処”一句,更是增添了詩意的深遠和神秘感,使讀者倣彿置身於那菸雨矇矇的江邊,感受那份甯靜與超脫。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