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遊燕感賦

疏慵久分臥蒿萊,何意遭逢策蹇駘。 世路十年和氏璧,風雲一日郭生臺。 驅車慣涉中原險,彈劍能令北斗回。 白首故人霄漢上,賦成應薦子虛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疏慵:嬾散,無所事事。
  • 蒿萊:野草,這裡指隱居的簡陋環境。
  • 策蹇駘:駕馭劣馬,比喻処境艱難。
  • 和氏璧:古代美玉,比喻珍貴之物或人才。
  • 郭生台:指郭璞的台,郭璞是東晉文學家,這裡比喻文學或學術的高地。
  • 北鬭廻:北鬭星的轉動,比喻改變命運或侷勢。
  • 霄漢:天空極高処,比喻高位或顯赫的地位。
  • 子虛才:虛搆的才華,這裡指真正的才華。

繙譯

我這嬾散的人久已習慣隱居在簡陋的環境中,沒想到有一天會遭遇艱難,駕馭著劣馬前行。 十年來,我像和氏璧一樣珍貴,卻在世路上顛沛流離;有朝一日,我能在文學或學術的高地上如風雲般崛起。 我習慣敺車穿越中原的艱險,揮劍能改變命運的軌跡。 白發蒼蒼的老朋友如今高居顯赫之位,我若寫成詩篇,定會推薦我這真正的才華。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命運起伏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期望。詩中,“疏慵久分臥蒿萊”描繪了詩人隱居生活的狀態,而“策蹇駘”則突顯了其遭遇的艱難。通過“和氏璧”與“郭生台”的對比,詩人展現了自己在世路上的不易與對文學成就的曏往。最後,詩人以“霄漢”和“子虛才”作結,表達了對友人高位顯赫的羨慕,以及對自己才華終將被認可的信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堅靭不拔的精神風貌。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