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曹溪

相傳此溪勝,來渡莫辭頻。 一派澄心水,千年說法人。 鬆門數裏寺,茅屋幾家鄰。 願假慈航力,長成利涉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曹溪:地名,位於今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因唐代禪宗六祖慧能在此弘揚佛法而聞名。
  • :指水的支流。
  • 澄心水:清澈見底的水,比喻心境清淨。
  • 說法人:指講經說法的僧人,這裏特指慧能。
  • 鬆門:松樹掩映的寺門。
  • 茅屋:用茅草覆蓋屋頂的簡陋房屋。
  • 慈航:佛教用語,比喻佛法如船,能救渡衆生脫離苦海。
  • 利涉津:順利渡過水邊,比喻順利達到目的或境界。

翻譯

相傳這條曹溪非常美麗,我來到這裏,頻繁渡過也不覺得厭煩。 溪水清澈如心,千年來,這裏有一位說法的僧人。 松樹掩映的寺門,數里之外,幾家茅屋相鄰。 我願藉助佛法的力量,長久地順利渡過人生的水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曹溪的靜謐與美麗,以及對佛法教誨的嚮往。詩中「一派澄心水,千年說法人」巧妙地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結合,表達了詩人對清淨心境和佛法智慧的追求。末句「願假慈航力,長成利涉津」則體現了詩人希望通過佛法的力量,達到心靈上的解脫和人生的順利。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禪宗文化的敬仰和對精神追求的執着。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