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寅中秋館中對月

家家望月此宵晴,獨步瑤階接鳳城。 天上樓臺元異色,風前弦管半離情。 且教華燭辭中禁,莫遣微雲穢太清。 看到關山腸斷處,年來狐塞未休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庚寅:古代用天干地支紀年,庚寅年。
  • 區大相:明代詩人。
  • 瑤階:玉石臺階,形容宮殿的華麗。
  • 鳳城:指京城,因爲鳳凰是吉祥的象徵。
  • 弦管:絃樂器和管樂器,泛指音樂。
  • 中禁:指皇宮。
  • 太清:天空。
  • 狐塞:邊塞,指邊疆地區。

翻譯

在這個庚寅年的中秋之夜,家家戶戶都期盼着晴朗的夜空,以便觀賞明月。我獨自一人漫步在華麗的玉石臺階上,接近象徵着京城的鳳城。天上的樓臺依舊色彩斑斕,而風中傳來的音樂卻帶着幾分離別的情感。我寧願讓華麗的燭光告別皇宮,也不願讓微小的雲朵玷污了這清澈的天空。當我看到邊疆的關山,心中不禁感到悲傷,因爲近年來邊塞的戰事從未停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庚寅年中秋夜的景象,通過對比天上樓臺的異彩與風中音樂的離情,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的渴望和對戰亂的憂慮。詩中「看到關山腸斷處,年來狐塞未休兵」一句,深刻反映了詩人對邊疆戰事的關切和對和平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