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感懷四十首

嘗聞六國日,富盛數齊燕。 帶甲動百萬,粟支常十年。 邇來軍國計,仰給越吳船。 塞北多屯地,京東足水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邇來:近來。
  • 仰給:依賴。
  • 屯地:屯墾的土地。
  • 京東:指京城東邊。

繙譯

聽說在六國時期,齊國和燕國最爲富強。他們擁有百萬帶甲的士兵,糧食儲備足以支撐十年。然而近來的軍事和國家財政,卻主要依賴於越國和吳國的船衹運輸。在塞北,有許多屯墾的土地,而京城的東邊,則有充足的水田。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古代六國時期齊燕兩國的富強與現今軍事財政依賴他國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現狀的憂慮。詩中“帶甲動百萬,粟支常十年”描繪了古代國家的強盛,而“邇來軍國計,仰給越吳船”則反映了現實的睏境。結尾的“塞北多屯地,京東足水田”則暗示了國家資源的分佈,同時也隱含了對國家自給自足能力的期望。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