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南嶽
弱齡訪名山,久懷南嶽遊。
於心有夙好,寧憚道阻修。
嘉惠在行役,兼得歷深幽。
遠從荊郢國,來涉瀟湘流。
陽臺雨初霽,祝融雲亦收。
丹宮麗白日,碧樹懸清秋。
登高覽大荒,四顧盡九州。
回首叫虞帝,浩蕩蒼梧愁。
簫韶久不作,鳳鳥鳴相求。
我欲跨此鳥,東訪蓬萊丘。
惜哉時未遇,斂策獨夷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弱齡:年輕時。
- 夙好:早有的愛好。
- 阻修:艱難遙遠。
- 嘉惠:美好的恩惠或幫助。
- 行役:旅行。
- 荊郢國:古代地名,今湖北一帶。
- 瀟湘流:指湘江,湖南的主要河流。
- 霽:雨後天晴。
- 祝融:古代傳說中的火神,也指衡山的最高峯。
- 丹宮:紅色的宮殿,這裏指山上的寺廟或宮觀。
- 大荒:廣闊的荒野。
- 九州:古代中國的代稱,泛指全中國。
- 虞帝:即舜帝,古代傳說中的帝王。
- 簫韶:古代的樂曲名,傳說中舜帝的音樂。
- 鳳鳥:鳳凰,傳說中的神鳥。
- 蓬萊丘:古代傳說中的仙山。
- 斂策:收起馬鞭,指停止旅行。
- 夷猶:猶豫不決。
翻譯
年輕時我就嚮往着遊覽名山,一直夢想着去南嶽遊玩。心中早有這樣的愛好,不畏道路的艱難遙遠。在旅途中得到了美好的恩惠,也得以深入幽靜之地。從湖北一帶遠行而來,沿着湘江前行。雨後天晴,祝融峯的雲霧也散去了。紅色的宮殿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壯麗,碧綠的樹木在清秋中顯得格外清晰。登上高處,眺望廣闊的荒野,四周都是中國的土地。回頭呼喚虞帝,心中充滿了對蒼梧的愁思。舜帝的音樂已經很久沒有演奏了,鳳凰在鳴叫,似乎在尋求着什麼。我想騎上這隻鳳凰,向東去尋找蓬萊仙山。可惜時機未到,我只能收起馬鞭,獨自猶豫不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年輕時對名山的嚮往和遊歷南嶽的經歷。詩中,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對古代傳說的懷念,同時也流露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的追求。通過描繪南嶽的壯麗景色和自己的旅行體驗,詩人展現了對自由和遠方的嚮往,以及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對理想的執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