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漫述

· 陶益
居閒成憊懶,地僻寡交親。 著作難辭妄,模書易失真。 蒼蒼苔疊砌,肅肅鳥窺人。 門徑榛方好,能消結駟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xián):空閒,閒暇。
  • 憊懶:懶散,無精打采。
  • 地僻:地方偏僻。
  • 寡交親:缺少朋友和親戚。
  • 著作:寫作,創作。
  • :不切實際,虛妄。
  • 模書:模仿書寫,臨摹。
  • 失真:失去真實性,不真實。
  • 蒼蒼:形容顏色深綠或深青。
  • 苔疊砌:苔蘚層層疊疊地生長。
  • 肅肅:形容鳥類警覺的樣子。
  • 鳥窺人:鳥兒偷偷地看人。
  • 門徑:門口的小路。
  • :灌木叢生的樣子。
  • 結駟塵:形容車馬往來揚起的塵土,比喻繁忙的社交活動。

翻譯

居住在閒暇之中變得懶散無精,地方偏僻缺少朋友和親戚。 創作難以避免虛妄,模仿書寫容易失去真實。 青苔層層疊疊地覆蓋着石階,警覺的鳥兒偷偷地觀察着人。 門口的小路被灌木叢生得正好,能夠消除那些車馬往來揚起的塵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僻靜的居所和居住者的內心世界。詩中,「居閒成憊懶,地僻寡交親」直接表達了居住者在閒暇和偏僻環境中的懶散和孤獨。後兩句「著作難辭妄,模書易失真」則反映了創作和模仿過程中的困境,即難以避免虛妄和失去真實。詩的下半部分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如「蒼蒼苔疊砌,肅肅鳥窺人」,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僻靜和孤寂的氛圍。最後一句「門徑榛方好,能消結駟塵」則表達了居住者對於這種寧靜生活的滿足,以及對於繁忙社交活動的拒絕。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於寧靜生活的嚮往和對於虛妄世界的反思。

陶益

陶益,字允謙,號練江居士、江門迂客。其祖本爲鬱林人,附籍新會。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經授江西永新訓導。讀書博學強記,精易通理。嘗日集諸生,講白沙之學於明倫堂;又構樾墩書屋,讀書其中。撫按交薦,以目疾辭歸,年八十卒。著有《練江子樾墩集》。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五、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有傳。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