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壽冊

· 陶益
白露橫江暑漸稀,膾鱸又是獻觴期。 雁行數向華筵合,鸞步常先彩脈移。 芝草商山留老鳳,玉桃漢室認偷兒。 問年已料清時事,懷抱逢君可盡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膾鱸:切細的鱸魚肉,這裏指美味的鱸魚。
  • 獻觴:舉杯敬酒,表示祝賀。
  • 鸞步:形容步態輕盈,如同鳳凰。
  • 彩脈:指華麗的衣飾。
  • 芝草:靈芝,象徵長壽。
  • 商山:山名,位於今陝西省商洛市,傳說中商山四皓隱居之地。
  • 老鳳:比喻年高德劭的人。
  • 玉桃:傳說中的仙果,吃了可以長生不老。
  • 漢室:指漢朝。
  • 偷兒:小偷,這裏指偷取玉桃的仙人。

翻譯

白露橫江,暑氣漸漸消退,美味的鱸魚又是舉杯慶祝的好時節。 雁羣排列着飛向華麗的宴席,輕盈的步伐總是先於華麗的衣飾移動。 商山的靈芝旁留有老鳳的身影,漢室的玉桃讓人想起偷取仙果的仙人。 詢問年歲,已預料到清平時代的事情,懷抱中的心事遇到你便可盡情傾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秋日的景象,通過白露、鱸魚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美好的氛圍。詩中「雁行數向華筵合,鸞步常先彩脈移」以雁羣和鸞步爲喻,形象地描繪了宴會的盛況和人們的優雅姿態。後兩句則通過芝草、玉桃等象徵長壽和仙境的元素,表達了對長壽和美好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讚美和嚮往。

陶益

陶益,字允謙,號練江居士、江門迂客。其祖本爲鬱林人,附籍新會。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經授江西永新訓導。讀書博學強記,精易通理。嘗日集諸生,講白沙之學於明倫堂;又構樾墩書屋,讀書其中。撫按交薦,以目疾辭歸,年八十卒。著有《練江子樾墩集》。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五、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有傳。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