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秋譚少鉉與諸賢父兄爲予祈嗣大雁山賦此奉謝時予受室幾四載矣

· 陶益
酌酒風前禱,敷文壁上留。 山靈如有識,玉燕定相投。 桂菊香將發,雲霞翠欲流。 辛勤謝使者,欣記此清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戊戌: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此處指明代的某一年。
  • 祈嗣:祈求後代。
  • 大雁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
  • 受室:結婚。
  • 酌酒:斟酒。
  • 敷文:書寫文章。
  • 山靈:山中的神靈。
  • 玉燕:燕子,此處可能指燕子般的吉祥之兆。
  • 桂菊:桂花和菊花,代表秋季的花卉。
  • 雲霞:雲彩和霞光。
  • 翠欲流:形容山色翠綠,彷彿要流動。
  • 謝使者:感謝傳達信息的人。

翻譯

在風中斟酒祈禱,將文章書寫在牆壁上。 山中的神靈如果有所感知,吉祥的徵兆定會降臨。 桂花和菊花的香氣即將散發,雲彩和霞光翠綠欲滴。 辛勤地感謝傳達信息的人,欣喜地記錄下這個清朗的秋天。

賞析

這首詩是陶益在秋日裏爲感謝諸位賢士和父兄爲其祈求後代而作。詩中通過描繪風前酌酒、壁上留文的場景,表達了對山靈的祈願和對吉祥之兆的期待。後兩句以桂菊的香氣和雲霞的翠綠,形象地描繪了秋天的美景,同時也寓意着希望和生機。最後,詩人對傳達好消息的使者表示感謝,體現了其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陶益

陶益,字允謙,號練江居士、江門迂客。其祖本爲鬱林人,附籍新會。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經授江西永新訓導。讀書博學強記,精易通理。嘗日集諸生,講白沙之學於明倫堂;又構樾墩書屋,讀書其中。撫按交薦,以目疾辭歸,年八十卒。著有《練江子樾墩集》。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五、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有傳。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