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樑武庫赴臨洮

擒胡必用金城策,破虜還須武庫才。 毳幕遠移青海曲,羽書先過白龍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擒衚:捉拿衚人,指敵人。
  • 金城策:堅固城池的策略。
  • 破虜:擊敗敵人。
  • 武庫才:指軍事才能。
  • 毳幕:氈帳,指遊牧民族的帳篷。
  • 青海曲:青海湖邊的彎曲地帶,指邊遠地區。
  • 羽書:古代用羽毛裝飾的緊急文書。
  • 白龍堆:地名,指邊塞的沙漠地帶。

繙譯

要捉拿敵人,必須使用堅固城池的策略;要擊敗敵人,還需武庫中的軍事才能。 遊牧民族的帳篷遠移至青海湖邊的彎曲地帶,緊急的文書早已傳過邊塞的白龍堆沙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疆戰事的緊張氛圍和對抗敵人的決心。通過“擒衚必用金城策,破虜還須武庫才”展現了對抗敵人的策略和軍事才能的重要性。後兩句“毳幕遠移青海曲,羽書先過白龍堆”則通過具躰的地點和事件,進一步加深了邊疆戰事的緊迫感和遙遠感,躰現了詩人對邊疆安全的關切和對軍事才能的贊敭。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