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玉檻:玉製的欄杆。
- 銀潢:銀河。
- 潁川:地名,今河南省許昌市一帶。
- 肯堂:願意學習的場所。
- 帝恩:皇帝的恩典。
- 河間:地名,今河北省河間市。
- 衛武:指衛國武公,古代著名的學者和政治家。
- 東壁:東邊的牆壁,此處指書院的東側。
- 西齋:西邊的書房。
- 遊梁:指遊學於梁國。
- 枚馬:指古代的文學家枚乘和司馬相如。
- 奚斯:古代的文學家。
- 頌魯年:歌頌魯國的盛世。
翻譯
玉製的欄杆與銀河相連,潁川之地新建的書堂沐浴着皇帝的特別恩典。早年奏上的詩篇早已享有河間的讚譽,如今好學的名聲又使衛武公的賢德再次被稱頌。東側的牆壁上賜予的書籍光芒照耀着貴族的府邸,西邊的書房裏留客共詠初次宴會的詩篇。雖然遊學於梁國的枚乘和司馬相如能夠賦詩,但怎能比得上奚斯歌頌魯國盛世的詩篇呢?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新建的勉學書院及其所受的皇恩,同時表達了對學問和文學的崇高敬意。詩中通過對比古代文學家枚乘、司馬相如與奚斯的成就,強調了學問的重要性和文學的價值。整體語言典雅,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學問和文學的熱愛與追求。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
區大相的其他作品
- 《 洞中看梅和諸公 》 —— [ 明 ] 區大相
- 《 制府陳公設齋食招集崧臺時以憂旱故 》 —— [ 明 ] 區大相
- 《 再宿溪上樓三兄讀書處 》 —— [ 明 ] 區大相
- 《 羊城八景石門返照 》 —— [ 明 ] 區大相
- 《 曉過南溪偕道公 》 —— [ 明 ] 區大相
- 《 聞郡國被災東明弟拮据荒政百爾勞瘁遙有此寄 》 —— [ 明 ] 區大相
- 《 漢江舟中待胡襟寰中丞不至寄懷 》 —— [ 明 ] 區大相
- 《 送孝安皇太后梓宮出還登薊丘 》 —— [ 明 ] 區大相